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木星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借助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盖亚(Gaia)等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南京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测定了热木星的年龄分布,并给出了热木星长期潮汐演化的大样本观测证据,为定量揭示恒星潮汐耗散因子和热木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关键线索。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系外行星科学是近年来国际天文学的热点研究领域。系外行星的形成、演化以及大气等存在着较多未解之谜。在一些近轨道的系外行星上,恒星剧烈的X射线和极紫外辐射加热可能引起大气产生流体动力学逃逸。在较多情形下,这种物质损失可能对行星演化历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新年首场“星月童话”就要上演啦!天文科普专家介绍,木星合月将于2022年1月6日现身天宇,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日落时分,感兴趣的公众面向西南方天空,凭借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木星和新月近距离“相依相伴”,竞放光芒的精彩画面。
木星(hot Jupiter)是一种系外气体巨行星,质量与木星相当甚至超过木星,其与该星系恒星的距离非常近。此前观测发现,热木星的大气中经常存在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热木星HD 209458b是一颗围绕着飞马星座的恒星HD 209458运行的系外气态巨行星,轨道半径约为0.047个天文单位,相当于水星轨道半径的八分之一,它的质量是木星的0.69倍,体积是木星的2.5倍左右(图1),自转周期3.5天。...
2021年8月4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困扰天文学家数十年的木星“加热”背后的秘密。英国莱斯特大学、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美国宇航局(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研究所(NICT)和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木星大气加热机制。
《中国科学报》从魏茨曼科学研究院获悉,随着探测器2016年年中进入木星轨道,作为朱诺号任务联合研究员的Kaspi,目睹了气旋风暴在木星的两极旋转。
朱诺号飞船上的极光相机首次拍摄到木星夜侧极光过程,揭示了木星最重要的极光现象——木星晨暴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更新了科研人员对木星极光的认知。传统观点认为木星极光跟地球的驱动过程完全不同,但朱诺号飞船的极光拍摄显示了木星的极光晨暴与地球的极光亚暴过程具有惊人的相似,从而确认了木星跟地球的磁层空间具有重要的相似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在AGU Advances(Bonfond et al., 2021)上,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首颗奇怪的类木星系外行星,在其可观测的大气中没有云层或薄雾。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异于普通行星形成方式的系外行星。相关研究发表于本月出版的《天体物理学快报》。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陈果副研究员与西班牙加纳利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国外机构同行合作,在搜寻证认热木星大气组分的观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开展了两项工作,分别研究了热木星WASP-52b和热木星WASP-21b。两个行星系统都位于飞马座,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分别约为570光年(WASP-52)和850光年(WASP-21)。两颗热木星的平衡温度都在1300K左右,属于经典热木星,区别于平衡温度一般...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1日消息,本月22日和23日,天宇将上演土星、木星“双星伴月”的美丽天象。届时,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上弦月旁,依偎着土星和木星,演绎出一幅“秋日星语”的美丽画面。
据“sky&telescope”官方网站近日消息称,一组加拿大天文研究团队发现,被称为“行星之王”的木星可能拥有大约600颗直径在800米以上的候选卫星!它们大部分分布在宽阔、形状不规则的逆行轨道上。而这一新发现也引发出新争论:可以被称为卫星的天体,其尺寸的界限到底是什么?
当人们通过望远镜瞭望星空时,经常会被银河系的“大个子”木星所吸引。靓丽的条纹结构如同一身彩衣,标志性的“大红斑”宛如一只眼睛,在夜空中与你对望。“大红斑”是木星上最大的风暴气旋,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近期,研究人员通过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北双子座望远镜,多次以红外光拍摄木星,获得大量图像,筛掉低质量照片后,最终合成一张足够清晰的木星照片。这张照片也被认为是地面上所能拍摄到的最清晰的木星照片之一。...
近期,天文学家在褐矮星Luhman 16A上发现了类似木星和土星的云带迹象。据媒体报道,这是科学家第一次使用偏振测量技术来研究太阳系外的大气云层属性。Luhman 16是一个罕见的双褐矮星系统,包括Luhman 16A和Luhman 16B两颗褐矮星,距离我们仅6.5光年,是距离太阳第三近的恒星系统,仅次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和巴纳德星。研究人员发现,尽管Luhman 16A与Luhman 16B有着...
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消息称,一组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1200多光年的位置,新发现一颗系外行星,其质量达到“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质量的3倍,或可跻身系外行星中的“引力王”行列。鉴于大质量气态行星在系统中地位极其重要,其出现或将帮助我们寻找“地球2.0”。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天文学》期刊上。
由我校物理与天文学院刘尚飞副教授与日本、瑞士、美国及国内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使用超级计算机对木星内部结构形成与演化开展了研究,揭示了木星演化中的重要一环:在大约45亿年前木星捕获并吞噬了一个约十倍地球质量的行星胚胎,巨大的撞击瓦解了木星的原初致密核。这一新模型完美地解释了令人费解的木星稀释核结构的形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The formation of Jupiter’s diluted c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