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纳米粒子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83 秒)
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肿瘤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肺结构破坏和功能损伤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仅2-4年,5年生存率不足20%,因此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近些年研究表明,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分化或旁分泌功能修复受损的肺泡上皮、缓解肺部免疫环境失衡,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突破性疗法”。然而,纤维化肺部过度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环境会导致移植干细胞死亡,从而严重降低了其治疗效果;同...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肺间质疾病,致死率高,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023年4月3日研究表明,通过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内移植可以有效改善IPF的治疗效果。然而IPF肺部炎症、纤维化及高浓度活性氧(ROS)等恶劣的微环境造成移植MSCs存活率低、功能差,且MSCs治疗IPF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预后极差的肺间质性疾病,除肺移植外,尚无有效手段逆转纤维化肺部、修复损伤肺功能。近年来研究证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以通过旁分泌和免疫调节功能干预IPF的发展,有望成为该疾病的“突破性疗法”。但是,由于缺乏合适的干细胞活体示踪手段使得体内治疗机制研究受限。与此同时,移植干细胞的低存活率导致的体内治疗稳定性差进一步限制了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转化。
光学微操控(光镊)技术作为微纳尺度下研究物体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光不仅具有能量,而且具有动量。光对物体的操纵依赖于光与物体之间的动量传递。线动量的传递可实现物体的捕获与平动,而角动量的传递则可导致物体的旋转。由于动量的转换通常来源于光与物体之间的线性相互作用,这种轨道旋转的速率很低,且形成的轨道半径通常都在微米量级。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孙少凯博士、张雪宁教授课题组最近报道了老药新用新方法-ReS2纳米粒子用于活体能谱CT成像和光热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8月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8年影响因子8.456,5年影响因子8.694),题目为“Rhenium Sulfide Nanoparticles as a Biosafe Spectral CT Contr...
印度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光镊,可利用光来捕获和操纵纳米粒子。相关论文已于近期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光镊自发明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其原理是用一束高度汇聚的激光形成三维势阱来捕获和操纵微小的粒子。但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光镊很难操控纳米粒子。“表面等离激元光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受到光照的贵金属纳米盘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进而吸引并捕获附近的纳米粒子,但这种光镊只能在固定空间上使...
在低密度风洞试验流场中,加入少量纳米粒子,可以增强瑞利散射测速试验的散射光强度.纳米粒子能否适应流场气流速度变化是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为了研究瑞利散射测速实验中测量到的纳米粒子的速度能否反映流场当地气流速度,采用基于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的稀薄两相流双向耦合算法,对低密度风洞流场中纳米粒子在大梯度流场中的跟随性进行了数值研究.仿真了10 nm,50 nm和100 nm TiO2三种尺寸的纳米粒子分...
采用改进的一步还原法合成了多种海胆状金纳米粒子,并对它们的表面增强喇曼散射特性与其表面形貌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合成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的直径及表面的尖刺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加入到氯金酸溶液中的硝酸银的量来调节.当加入到氯金酸溶液中的硝酸银为1μL时,合成的海胆状金纳米粒子的直径最小而尖刺最长.同时测量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海胆状金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带会随着加入到氯金酸...
英国《自然》下属《科学报告》期刊2014年6月5日的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敏感类的爆炸物、固态或液态的药品中甚至墨水上做标记,这就是基于纳米粒子独特热性能的隐形条形码。其在安保及防伪领域,尤其是跟踪、验证和追寻各种物品来源等方面,被看做是非常有前途的新方法。
纳米粒子作为构筑精细结构和器件的基本材料单元,在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而纳米粒子的精确组装与图案化组装成为纳米科技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纳米粒子制备、组装和应用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通过结构设计,控制基材的表面实现了乳胶纳米粒子的打印图案化组装(J. Ma...
近日,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在绿光波段实现基于碳纳米点的光泵浦激光。该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1303352,SCI影响因子9.7)上,展示了一类基于碳纳米粒子的成本低、绿色环保、光稳定性好的新型激光材料。
近年来, 以手性生物分子和无机纳米粒子为基元构建的手性纳米结构因其具有新颖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手性分子与无机纳米粒子的耦合实现了手性从分子尺度向纳米尺度的跨越, 将为光学和生物应用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介绍了生物分子诱导的半导体纳米粒子的手性, 系统阐述了手性无机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光学性质, 对手性纳米粒子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展望了手性纳米结构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挑战.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技术,用DNA链给纳米粒子涂上一层涂层,能控制并引导两种不同胶体的自动组装。这种胶体粒子可用于制造新奇的自组装材料,如智能递药补丁、随光变色的新奇涂料等。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教授雷蒙德·萨克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由储量丰富且廉价的磷和镍构成的磷化镍纳米粒子可以成为制氢反应的催化剂,为该反应提速,最新研究将让更廉价的清洁能源技术成为可能,相关论文将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