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海洋地质学 南海北部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231 秒)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综合利用主动源OBS广角地震数据、多道反射地震(MCS)数据、国际大洋钻探结果等,在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转换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7月31日发表于《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袁野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贺恩远和赵明辉为通讯作者,张翠梅、高金尉、张佳政和孙珍为共同作者。
2021年1月26日,国际著名地学杂志《Geology》在线发表同济大学钟广法教授与深海所彭晓彤研究员的合作研究论文:“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plastic litter in submarine canyons—The role of gravity flows”。该文报道了过去3年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考察在西沙北海底峡谷所获得的关于深海底栖大塑料垃圾...
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保华研究员与同济大学刘传联教授、金晓波博士等人对位于南海北部3764米水深的U1502站位海底442-497米岩芯沉积物的颜色反射光谱、微体化石、元素地球化学及沉积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海洋地质》(Marine Geology)上。古海洋学环境重建的研究表明,沉积物红色来源于与铁锰高含量伴生的自生无定形赤铁矿,而沉积水体中碳酸盐保存相对较好,...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中科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夏少红研究团队等,对南海北部继承性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张裂陆缘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据悉,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南海新星等项目共同资助。南海的地质生命演化史极为复杂,它经历了晚中生代俯冲汇聚、新生代岩石圈拉...
近日,夏少红研究员领导的海洋岩浆活动与地幔动力学学科团队,围绕南海海底岩浆活动与深部地幔结构开展详细研究,揭示了南海北部晚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的运移系统,相关成果在Gondwana Research、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和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国际地学TOP期刊上发表。研究显示,南海北部陆缘在张裂和破裂时期岩...
南海北部MD05-2903岩芯进行的高分辨率元素含量测试发现,K/Ti值可较完整、细致地揭示出氧同位素3期(MIS 3)以来的千年尺度快速气候变化,应是目前从南海深海沉积中获得的该时期分辨率最高、千年尺度气候变化信号最强的古气候记录. 与高纬极地冰芯及北半球中-低纬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发现,MD05-2903岩芯K/Ti值具有类似锯齿状的气候变化特征. 粒度分析发现,K/Ti值与细端元粒度组分...
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是一条板内地震活跃带, 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华南沿海的防震减灾和南海北部的新构造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活动性分析发现, 该地震带可以划分为闽南―粤东、阳江、雷琼3个地震活跃区和珠江口地震弱活动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发现, 印藏碰撞导致的华南地块往E―SEE向运动并且该区东侧菲律宾海板块高速向NW向运动是该地震带的主要构造背景; 二者的高速碰撞以及华南地块与西南、南侧块体的挤...
张裂大陆边缘和盆地主要通过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形成, 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减薄导致了岩浆的减压熔融, 最终形成了洋壳和减薄的转换带。处理和分析了2010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采集的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调查的多道地震数据(MCS2010-1), 总结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的地震反射特征。转换带主要由北部裂陷期下沉区段, 中部海山或埋藏海山隆起带和靠近海盆一侧的掀斜断块带组成。通过对比以前南海北...
南海北部海陆地震联测经历了旧气枪震源的初始试验、大容量气枪的引进与改造、陆上台站和海底地震仪联合接收等3个阶段, 填补了海陆过渡带深部结构的研究空白, 其结果显示滨海断裂带在速度结构上表现为低速特征, 并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的深部发震构造与地壳内部低速结构和交叉断裂的耦合作用存在紧密联系。西沙和南沙海陆联测为北部联测的进一步工作, 可以构建穿越南海北部陆缘、西沙地块到南沙地块等陆缘的超长地壳结...
通过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ODP1148站位1000余个浮游和底栖有孔虫样品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 首次在南海将氧同位素地层学应用到距今约3 Ma前, 并揭示了南海北部近6 Ma以来的古海洋学变化. 底栖有孔虫d 18O表明南海深层水在约3.1 Ma之前受温暖的太平洋中层水影响较强, 在约3.1~2.5 Ma之间显著降温, 指示了北半球冰盖的形成. 而浮游有孔虫 d 18O反映的早、中上新世表层水的几次...
通过对大洋钻探1146站浮游有孔虫组合, 及其表层海水古温度转换函数, 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的研究, 恢复了南海北部表层海水4 Ma以来的古温度和古生产力变化. 结果表明: 表层海水温度4 Ma以来阶段性降低, 而冬、夏季节温差、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增加, 时间主要发生在3.1, 2.7, 2.1, 1.6, 0.9和0.5 Ma. 浮游有孔虫混合层、温跃层属种含量除受温跃层的变化外, 还受表层海水温...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 184航次1148站(18º50.17.3′N, 116º33.93′E, 水深3308.3 m) 1165个样品中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分析, 获得了24 Ma以来连续的、平均分辨率为 21 ka的δ 18O曲线. 这是迄今全球晚新生代最连续、最完整和分辨率最高的δ 18O曲线. 总体上呈梯状递增的δ 18O曲线清楚地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5次变重和3次变轻事件...
南海北部陆坡ODP1148孔蛋白石沉积的研究发现, 在距今约30~27.5 Ma的早、晚渐新世界线附近, 放射虫、硅藻和海绵骨针丰度以及沉积物孔隙水中的H4SiO4突然增加, 反映南海在这段时间有较高的蛋白石沉积和保存. 几乎与此同时(约30~28 Ma), 赤道中太平洋的生物硅质沉积的含量亦高. 与大西洋ODP929孔蛋白石沉积的对比表明, 渐新世太平洋与大西洋低纬区的蛋白石沉积呈互补性关系. ...
该项目利用南海北部首次获得的海底地震仪资料,并对以往各种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统一处理,详细地研究了该地区的地壳深部速度结构和热-流变结构,结合对新生代构造形变和火成岩地球化学组分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南海北部边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在南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建立和描述了南海北部边缘的演化模式及动力学背景,为再造南海的构造演化史和边缘海形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了证据、为盆地构造和油气...
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南海区域地质结构和构造演化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南海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热体制分析,盆地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分析,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烃源岩研究,储层和成岩作用研究,油气聚集规律和盆地模拟系统。将沉积盆地分析和油气聚集作为系统工程进行研究,采用当代活动论观点,以南海整体构造演化及成盆史为背景,分析了其北部陆架和陆坡盆群的形成机制和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盆地的烃类生成、运移、聚集、成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