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 森林气象学 森林地理学 森林水文学 森林土壤学 树木生理学 森林生态学 森林植物学 林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林业基础学科 南亚热带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1.092 秒)
2023年3月17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在京组织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树种配置对土壤有机质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南亚热带人工林为例”中期评估暨学术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学部林草学科胡会峰项目主任出席了会议,中国林科院汪阳东副院长、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王小艺副所长参加会议,中国林科院科技处王军辉处长主持会议。
功能性状是植物应对环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核心植物属性,是预测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手段。通过植物功能性状探讨物种生长策略和存活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森林生态学的研究热点。植物生活史包括植物的生长、死亡和补员等,密切影响物种适合度、森林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和森林碳固存。由于植物生活史内在的联系,以及功能性状与植物生活史之间的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因此,预测全球变化下森...
全球大气氮沉降的热点区域虽已由温带地区转移到热带亚热带区域,但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是否都达到氮饱和状态仍不清楚。而且模拟大气氮沉降的方式普遍采用林下氮添加的控制实验方法,由于没考虑森林冠层的截留、吸收和淋溶等过程,相关的研究结果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以往模拟氮沉降过程的实验主要是通过林下氮添加来进行,而忽略了冠层对氮的吸收与截留作用。热林所尖峰岭生态站科研人员通过选取南亚热带森林两个林下与两个林冠优势树种,对比氮添加条件下,林冠与林下树种光合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林冠氮添加通过提高叶片导水率以及减小二氧化碳传输距离促进了林冠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而林下氮添加则不影响林冠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林下与林冠氮添加对林下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
近日,由热林中心副研究员明安刚博士著作完成的《南亚热带松杉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早期碳动态与多功能评价研究》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因此,如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是当前林学界和生态学届面临的重要命题。而造林和再造林作为森林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的作...
近日,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森林生态学科组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期刊发表题为《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creases but its stability declines after five years of reduced throughfall》的研究论文,通过综合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易氧化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等性质,以及深入研究5...
热带亚热带地区超过一半的森林为再造林后的次生林,阐明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机制对全球碳平衡过程至关重要。然而,以往关于再造林后土壤碳库的动态研究多集中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而忽视了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熊鑫博士在张德强研究员和邓琦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南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地带性顶级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恢复演替序列中代表不同恢复年限和恢复策略的五个次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江军在其合作导师、研究员王应平与闫俊华的共同指导下,以采集于这两个森林的原状土柱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酸雨淋溶实验,探究其不同的酸沉降缓冲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森林土壤均已进入铝缓冲体系,酸处理在显著降低马尾松林土壤pH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其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含量以及这些阳离子的淋失,尤其是Ca2+, Mg2+与Al3+。相比之下,阔叶林土壤各化学...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欧、北美温带地区的酸沉降频率已大大降低,但我国亚热带地区的酸沉降(人为增加的SO2和NOX排放)问题依然严峻。酸沉降的增加能够改变森林土壤养分平衡以及化学物质的淋溶动态,从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因此,具有较高酸缓冲能力的森林土壤将有利于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CO2浓度升高和降水格局改变等)显著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导致森林群落结构变化的植物生理生态响应机制却不甚清楚。因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植物的功能性状(functional traits)表征植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策略,从功能性状角度来探讨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以更深入地...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15年、30年及原始林群落的调查,探讨了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面积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取样面积与总物种数,乔木、灌木和藤本物种数均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其变化解释率均超过94%;演替30年群落中总物种和乔木的物种累积速率(Z)最低(0.334和0.394),演替15年群落中灌木和藤本的Z值最低(0.437和0.326);不同演替阶段中总物种、乔木...
当前,我国南亚热带人工林多存在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差等问题,大多数人工式还处在早期演替阶段。乡土树种的持续补充是促进人工林向更高演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群落发展的基础,其中种源的有效供应是关键。通过研究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和天然萌发幼苗库的组成来分析种源特征,有助于加深对群落更新动态的了解和预测。
摘要本文研究了自然林下和深入林内2km新开公路的斜坡(当作特殊的林窗)的幼苗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生长。林下幼苗种丰富度(99种)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5.43)与所在林分立木种的丰富度(117种)和多样性指数(5.42)相当,而比公路斜坡相近面积上幼苗的相应值(59种,多样性指数4.21)高。林下幼苗的乔木种类占的比例(46%)较公路斜坡幼苗的乔木种类的比例(34%)...
南亚热带人工马尾松林下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对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3种南亚热地带代表性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内土壤动物群落的早期响应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采用模拟的方法,人为构建了一个氮沉降增加梯度系列,即对照、低氮处理(50 kg·hm-2·yr-1)、中氮处理(100 kg·hm-2·yr-1)和高氮处理(150 kg·hm-2·yr-1).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不同;季风林与针叶林表现了两种截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