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起源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58 秒)
2023年7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该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原位综合定量探测和微生物组学分析,发现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火山—热液系统中富含氢气,并且孕育了可利用氢气的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3月15,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通过对经典的液核磁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首次给出了核幔边界电磁力(Magnetic force)-浮力(Archimedes force)-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相互作用下的赤道受限流体波(称为eMAC波)的分析解模型,并推导出描述该波物理性质的系列解析表达式。该工作对于剖析低纬度液核磁流体波的起源、地球自转年际变化的激发机制...
太阳风的起源和加速是太阳和空间物理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问题。Parker Solar Probe(PSP)卫星在2018年发射升空,试图成为人类首颗直接进入太阳大气观测的卫星。作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PSP观测到非常普遍的磁力线回转现象(switchback),挑战了太阳风起源和加速的传统观念。目前,关于switchback的起源极具争议,提出了多个理论,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检验这些理论。作为另一个...
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国际合作组织(EHT)宣布得到了第一张黑洞(M87)照片。这张照片的中心是一个近似圆形的黑暗区域,该区域被一个发光的亮环包围。中间的黑色圆圈是由于黑洞的存在导致的,发光的亮环则来自黑洞周围的“吸积流”气体。那么,吸积流的本质是怎样的呢?上海天文台的袁峰研究员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吸积流中磁场很强,属于磁主导的“疯狂”吸积流。该成果2022年1月20日...
发生在白垩纪和古近纪交界(K/Pg界线,~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造成了大规模的快速灭绝事件,摧毁了地球上约3/4的生物。南美洲北部距离撞击点Chicxulub大约1500 km,坐落在白垩纪-古近纪的古赤道,K/Pg事件对低纬热带雨林的影响仍然不清楚。
科技日报北京3月17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40多亿年前,以陨石形式“运送”到地球的矿物一直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发展的关键成分。但一项发表在16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最新论文称,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实,电闪雷击与陨石一样重要,它可以将矿物质带到地球,并为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提供条件。研究人员说,这表明,如果大气条件合适,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同样的机制在类地行星上形成生命。
近年来,基于卫星原位观测发现,在白天,电离层F区顶部等离子体密度不均匀体发生较为频繁。由于以往较少报道电离层雷达探测的白天F区回波,人们通常认为造成雷达F区回波的米级尺度不均匀体衰落较快,存在时间较短,难以持续到白天。针对白天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特征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空间环境探测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解海永和研究员李国主等利用三亚VHF相干散射雷达,发展空间干涉成像...
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是指赤道电离层F区底部低密度等离子体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作用下,快速上升到F区顶部,并扩展到低纬甚至中纬度地区而形成的大尺度等离子体密度耗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巍、潘永信等联合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等的研究人员,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采集于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南北半球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趋磁细菌进行了组学研究,获得了上百个趋磁细菌的基因组序列。这些基因组分属于13个细菌门类,多于之前发现的5个门类,拓展了感磁微生物在细菌域中的分布和多...
自然界中微生物、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许多生物可以感应并利用地磁场进行定向和导航,生物感磁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趋磁细菌是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类感磁生物,它们在细胞内合成纳米级、生物膜包被、链状排列的铁磁性颗粒——磁小体,磁小体的主要功能类似磁罗盘,帮助这类微生物进行感磁定向(图1)。
物质从固相到液相是温度和压力变化或者是固相线迁移的结果,火山喷发本质上也是这个过程,因此地球上大多数火山作用无非是3种起源:1)减压熔融,如洋中脊玄武岩(MORB);2)核幔边界起源的强烈热扰动(地幔柱)引起的洋岛玄武岩(OIB),如夏威夷火山;3)脱挥发分引起的固相线迁移,如通常处于俯冲板块边界的岛弧火山。
地幔对流模式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地幔对流存在与否或具体模式如何,是认识板块运动驱动力、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Romanowicz教授及其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地震学层析成像方法构建全地幔速度模型。其最新构建的SEMUCB-WM1模型显示,活跃热点下方存在较宽的且呈近垂直展布的柱状低速异常,该异常可从约1000 km深度处一直延伸至核幔边界处,它们的底部通常存在巨大...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巍、中科院院士潘永信及其合作者发表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以趋磁细菌为代表的感磁微生物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趋磁细菌在细胞内合成纳米级、链状排列的铁磁性颗粒,称为“磁小体”。磁小体作为趋磁细菌特有的“感磁器官”,使该类微生物具有在地磁场中定向运动的能力。研究表明,趋磁细菌起源于中太古代,可能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感磁生物,因此是研究生物感磁起源...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生物地磁学研究团队研究员林巍、潘永信等,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合作者,开展了迄今规模最大、跨越南北半球的趋磁细菌多样性和宏基因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项目资助。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生物地磁学研究团队研究员林巍、潘永信等,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合作者,开展了迄今规模最大、跨越南北半球的趋磁细菌多样性和宏基因组研究,结合对公共数据库中已发表微生物基因组数据的筛选,共获得了28条、分属于3个细菌门类的环境趋磁细菌的基因组草图,首次发现了属于ζ-变形菌纲(Zetaproteobacteria )和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