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岩土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岩土工程 软土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0.138 秒)
软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是软基处理设计的基本依据,然而由于受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软土的参数表现出较强的地域特性。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首期开发项目(A片区)大量的室内试验、原位十字板剪切和静力触探资料分析为基础,对珠海西部中心城区大面积的深厚软土工程特性及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海西部中心城区软土含水率高达68%,含水率对绝大部分指标有明显的影响,含水率较高使得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软土抗剪...
软土地基在地铁运营期受到周期性振动和间歇的反复作用,间歇期内软土力学特性的变化将影响其长期动力响应,但以往关于交通荷载下软土动力特性的研究大多忽视时间间歇的影响。考虑不同动应力水平、不同振动和间歇时长的耦合作用,设计一系列不排水连续–停振循环三轴试验,采用K0固结条件,研究原状海相软土在列车非连续荷载下的长期孔压、变形特性,通过与连续振动试验对比,发现荷载间歇对软土动力特性有显著影响,由于间歇期动...
为探讨软土(淤泥)剪切行为的微观机制,以南沙地区淤泥土为研究对象,对原状土和三轴试验后土样进行核磁共振试验,分析真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过程中软土的孔隙大小、孔径分布和孔隙结构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淤泥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20 ?m范围内,T2主波峰幅度大于99%,淤泥土中孔隙具有孔径小、孔径分布范围较窄的总体特征。经三轴剪切试验后,土的含水率减少8.79%~17.73%,孔隙率呈减小趋势。...
第一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本着“软土工程的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主题,于2013年11月在上海同济大学顺利召开。第二届全国软土工程学术会议将于2017年11月3日-11月5日在天津市召开。全国各地软土工程专家学者将欢聚一堂,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软土工程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针对重大软土工程问题、软土工程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进行研讨。本次会议为学者面对面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研讨提供机会,届时...
选择软土的成因类型、工程性质、空间分布及场地工程环境4个二级评价影响因素和相对应的16个一级单因素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工程地质分区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一般道路、货场、单层厂房等轻型建筑地基作用的浅部层进行分区,结果表明该区软土工程场地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差,特别是吹填场地为该区最不利的工程场地。
对原状温州黏土进行了三轴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黏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应变和孔压的累积特性以及加载频率的影响。考虑到天然黏土不等向固结历史的影响,试验土样在循环剪切前均先K0固结至原位应力状态。研究表明,对于K0固结软黏土,以剪应变累积曲线出现拐点作为循环破坏标准较为合适,此拐点对应的单幅破坏峰值剪应变es,tp大小基本恒定为3%,与加载频率、循环偏应力幅值等因素无关;循环荷载幅值一定时,荷载...
采用全自动气压固结仪对深圳湾吹填超软土进行大量的固结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及与原状淤泥固结系数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实际工程中,可近似采用压力范围<100 kPa内统计样本均值线上、压力范围>100 kPa内对数函数带形宽度内的固结系数,对此区域吹填淤泥的变形及固结速率进行近似估算;(2) 同区域内吹填淤泥固结系数小于原状淤泥的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两者间差异性越来越小...
软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性研究对真空预压法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试验现场加固前、加固中及加固后分别进行了十字板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前期软土强度迅速增长,真空预压后期强度增长缓慢。分析了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机理,运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强度增长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土体相关参数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强度增长规律性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真空预压软土强度增长规律性符合现场实测强度增长规律性。运用有限元模...
针对侧向卸荷条件下软土变形、强度、蠕变等典型力学特性,选取珠三角洲相沉积的典型灰黑色淤泥质软土进行室内三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侧向卸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规律呈应变硬化现象,可采用平均应力进行归一;土样在侧向卸荷条件下进行不排水剪切时会产生负的孔隙水压力,使得有效应力强度反而低于总应力强度,与轴向加荷条件下的强度规律不同;侧向卸荷条件下的初始卸荷模量小于轴向加荷条件下的初始卸荷模量,与平均固结压...
利用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等应变率加载情况下的软土应力–应变关系。关系式显示应力–应变之间呈乘幂函数关系。通过大量的常规(等应变率加载情况下)三轴试验验证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软土应力–应变关系,同一种土的分数阶阶数 不随围压变化并能够反映土的“软硬”程度。试验发现,初始弹模与围压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邓肯–张模型相比,应力–应变的乘幂关系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这一点与邓肯–张模型纯粹基...
根据抗拔螺旋桩基础竖向抗拔承载性状,使用极限平衡理论和Meyerhof深基础承载力理论,提出抗拔螺旋桩基础首层叶片界限埋深和叶片控制间距,给出多层叶片螺旋桩基础竖向抗拔破坏模式,得到竖向抗拔螺旋桩基础的首层叶片界限埋深和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对14次工程桩试验分析和极限承载力计算,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一般在10%以内,说明所建立的螺旋桩基础抗拔破坏模式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极限承载...
采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STDTTS+UNSAT(7 kN/1 700 kPa)型号三轴测试系统,对上海淤泥质软土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系统地探讨基坑不同区域的卸荷时效性特性及其孔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软土卸荷后蠕变可出现3个阶段:衰减蠕变、等速蠕变、加速蠕变。当应力水平较低时,蠕变曲线只出现蠕变的第1阶段;当卸荷应力水平增大到一定值时,蠕变曲线出现第1,2阶段;当应力水平较高时,变形急剧增...
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结构性软土进行室内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在交通荷载长期作用下,结构性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动应变发展情况;考虑不同的振动波型、动应力频率、动应力比以及固结状态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影响,得到淤泥质粉质黏土的临界动应力比和动应力–动应变关系随加载频率、围压及固结状态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性淤泥质粉质黏土存在一个临界动应力比和一个振动频率门槛值;同时,在半正弦波型条件下动弹性模量...
采用多元坐标系分析方法,阐述了土钉支护软土边坡的加固机理实验及其结论。
针对往复荷载作用下软土变形和孔压发展的特点,应用能模拟低应力水平下塑性变形的边界面模型,将其线弹性卸载过程改进为弹塑性,建立了软粘土的边界面广义弹塑性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表明其可靠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