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眼科学 散光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对比Toric人工晶体植入和飞秒激光角膜缘松解切开(femtosceondlaserlimbalrelaxingincisions,FLLRIs)矫正白内障术前角膜散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50例(65眼),分为FLLRIs组35眼和Toric组30眼,术前均使用VERION手术导航系统(以下简称VERION)检查患眼、规划手术,术中VERION引导下施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与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散光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4例,其中49例行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组),45例行Phaco联合房角分离术(房角分离术组),比较结果:发生6个月,位移视力提高率比较(77.55%vs84。大约6个月视力改善情况...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FS-LASIK)治疗不同度数近视及散光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和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配对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眼科行近视屈光手术患者184例(184眼),其中SMILE 92例(92眼),FS-LASIK 92例(92眼)。依据球镜度数的高低分为三组,即低度...
比较2.2 mm与2.75 mm透明角膜切口(CCI)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34例(167眼)白内障患者按掷硬币法随机分为2组:2.2 mm切口组57例(70眼)和2.75 mm切口组77例(97眼),术前角膜散光<0.50 D者,做正上方切口,角膜散光≥0.50 D者,在最高屈光力子午线上做切口。测量2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UCVA、B...
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近视合并散光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ICL)植入矫治中、高度近视伴散光术后人工晶体发生旋转的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我科就诊的71例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共125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后3、6、12个月人工晶体眼内发生旋转的方向及角度,并与术前散光度、术中人工晶体植入方向、角度及...
用调制传递函数(MTF)客观分析散光对正常人眼角膜前表面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角膜前表面4 mm直径范围顺规散光456例(907眼),依散光度分为A(散光度≤0.50 D)、B(0.50 D<散光度≤1.00 D)、C(1.00 D<散光度≤2.00 D)、D(2.00 D<散光度≤3.00 D)、E(散光度>3.00 D)5组;逆规散光19例(22眼)。用Sirius角膜地形...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益完美,术后散光成为影响患者术后理想屈光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最常使用的白内障手术方法仍是切口大小为3.2 mm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着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术后散光相应减小。由于不同手术方式产生的术后散光不同,现通过文献回顾,综述不同切口影响白内障术后散光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评价飞秒激光制瓣LASIK矫正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高度散光患者53例(76眼)(柱镜≥-2.0 D),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术前检查和术后3个月的检查结果,将术前和术后的屈光度转化为屈光度的极值参数,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平均球镜度为(+0.37±0.50)D,平均柱镜度为(-0...
研究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联合波前优化治疗近视及散光术后角膜像差的特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飞秒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30眼),平均年龄(20.9±2.8)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6.48±1.61)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6、7、8、9 mm直径下的Q值,采用Keratron角膜波前像差分析仪测量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波前像差。随...
评价使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及该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行SB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病例78例(156眼),根据所使用的准分子激光扫描设备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9例,应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对照组39例,应用 Alle...
对3~6岁学龄前儿童的散光值进行矢量分析,并研究睫状肌麻痹对散光的影响。方法 横断面研究。2012年1-10月选取上海市杨浦区3~6岁儿童14 116例,其中男孩7 310例,女孩6 806例。平均年龄(4.0±0.8)岁。采用Canon RK-F1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对所有儿童行睫状肌麻痹前后的电脑验光,记录全眼散光及轴向;Zeiss 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每例均取右眼进行统计分析。对...
对轴性近视散光白内障患者使用囊袋张力环联合散光IOL(Toric IOL)植入及单纯Toric IOL植入的临床效果进行量化对比。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大庆市油田总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轴性近视散光患者,入选术眼术前角膜散光≥1.5 D,眼轴长度>25.5 mm,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均为规则散光。联合组Toric IOL+CTR植入,...
运用矢量分析评价角膜缘松解切开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矫正角膜散光的有效性。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35例(40眼),施行角膜缘松解切开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的改变,并计算手术源性散光、目标源性散光和校正系数。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手术源性散光量,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比较Orbscan II眼前节分析系统与Topolyzer角膜地形图仪测量角膜曲率和散光参数的差异,并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由同一检查者分别应用Orbscan II和Topolyzer对50例(50眼)受检者的角膜曲率(K1、K2、Km)和散光参数(通过矢量公式转换为J0、J45)进行测量。应用配对t检验对2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应用Bland-Altman分析方法对2种仪器...
探讨角膜波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ORK)程序指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德国爱丽丝八代准分子激光治疗仪ORK治疗系统对34例(48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2.0 D)患者进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散光散光轴向的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