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061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构建了黍稷首个高质量泛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图谱,系统解析了黍稷品种资源的群体结构、起源演化历史与基因组驯化特征。2023年12月1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
形态特征: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节上有须。叶线状披针形,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时下垂,分枝粗或纤细,具棱槽,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颖果球形,成熟后因品种不同而呈淡黄色、褐色、赤褐色等。花果期7-10月。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在线发表。
这一时间定格在2020年对通天洞遗址考古期间。日前,通过对这些颗粒进行碳14测定,研究人员发现,小麦、青稞竟然是距今5200年前的作物。黍出土的地层与小麦、青稞相同,距今时间大约为500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军高兴地说:“这说明通天洞遗址有可能是新疆目前最早的铜石并用时代遗址。来自中原与西方的不同的农作物,在距今5000年左右,黍麦“相遇”通天洞,这在历史上是标志性事件。该事件表明在5...
早在5000多年前,来自西亚的小麦,和来自中国华北的黍(黄米),可能沿着一条连接东西文化交流的“草原通道”,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通天洞遗址“相遇”。2021年5月29日,在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举行的“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出土‘碳化黍’交接仪式”上,陈列于该文博院(博物馆)的通天洞遗址出土的碳化小麦、青稞和黍等遗存,向人们“讲述”这样一段历史:50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可能是通过“草原通道...
2021年4月30日下午,在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城中村改造补充用地项目工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项目发掘负责人胡春勃对媒体宣布,根据前期勘探和后续发掘情况推断,这一区域发现有超过千余座的古代墓葬,发掘区的核心区域以西汉中晚期墓葬为主,周边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唐代中小型墓葬和明清墓葬。在对其中一座汉代墓葬M553的发掘中,发现了墓葬耳室中部并排堆放束口的圆柱状粮食口袋,目前提取的样品经专家鉴定有大麻、黍、粟三...
中国北方是黍粟(俗称糜子、谷子)农业起源中心,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黍粟农业如何从中国北方起源?尽管这一跨学科问题长期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目前认知仍未统一。
距今一万年以来,中国、西亚、中美洲、南美安第斯山、东南亚、埃塞俄比亚等地区的现代人群共同开启了人类对自然动植物驯化的宏伟篇章,这一过程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文化以及社会组织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进化层面上讲,人类不仅拥有了灭绝物种的能力(晚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而且拥有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物种的能力,并很快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农业起源的原因和机制研究对于理...
2020年2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CI, IF: 4.106)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团队葛勇博士等撰写的学术论文“Phytoliths in Inflorescence Bracts: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n Common Panicoideae Pl...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庆鹏团队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董广辉团队合作,通过分析大量现代藏族及其周边人群的线粒体DNA遗传变异数据,并结合已发表的考古证据,破解了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传播过程中的人群迁徙历史。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耐寒农作物大麦向青藏高原的传播与利用被认为是促进史前人群大规模永久定居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关键因素,但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传播是人群扩散模式,还是技术交流模式仍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庆鹏团队与兰州大学教授董广辉团队基于遗传-考古证据的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BP)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的扩散主要是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迁徙所介导,且来自粟黍农业人群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了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和南方水稻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考古科学杂志》。淮河流域是中国东部南北不同气候环境、农业类型与文化传统的过渡地带,其史前农业结构演化与农业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生物考古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利用植硅体分析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层沉积物进行研究,证明在距今7000年前后,该地区就出现了北方黄米(黍)(Panicum miliaceum)和南方水稻(Oryza sp.)共存的现象,这是目前淮河中下游地区发现最早的稻黍共存记录。研究成果以“Phytoliths reveal the earliest ...
宜宾学院大学语文课件 诗经.王风.黍离。
近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糜黍丰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16年工作会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的课题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课题主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高小丽副教授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