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树鼩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0.063 秒)
树鼩是一种与实验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灵长类的近亲。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约6周),饲养成本低,单胎产仔数较高(每胎2-5只)等特点,在某些方面有望替代非人灵长类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目前,树鼩已被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模型创建,是研究视觉系统与功能的很好的动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和合作者,对树鼩开展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完成树鼩高质量基因组分析、树鼩转基因技术突破、树...
为了解决树鼩用于疾病动物模型创建时缺少基因组等遗传信息的问题,姚永刚团队和合作者先后发布了第一版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 TS_1.0)和第二版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2: TS_2.0)序列,并建立了首个树鼩基因组数据库(http://www.treeshrewdb.org/),实现了树鼩基因组数据的自由访问和共享,很好地促进了树鼩研究领域的发展。
2021年6月25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研究员课题组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ree shrew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树鼩的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其进化特征。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生罗梦婷和母丹及硕士生杨翔对HIV-1能否感染树鼩做了系统研究。发现树鼩原代细胞能够支持VSV-G包膜HIV-1假病毒的感染及复制,但HIV-1野生型病毒却不能自然感染树鼩细胞,提示树鼩细胞缺乏HIV-1功能性受体。
近期,姚永刚课题组集中对树鼩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家族(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OAS)进行了研究。该基因家族是干扰素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效应的ISGs,作为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和人类疾病密切相关。我们...
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20:00,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晓东教授邀请了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姚永刚研究员在化工学院报告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以《树鼩研究与灵长类大科学设施》为题的化学前沿讲座。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我们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了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 Nat Commun 2013; KIZ version 2, Zool Res 2019: www.treeshrewdb.org),利用新版基因组,可以更好获取对树鼩的遗传特性认识,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尤其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的遗传基础。...
乙型肝炎病毒(human 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人类乙型肝炎的病原体,能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多种临床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虽然目前有HBV疫苗,但对慢性HBV感染仍无有效治疗手段。HBV感染仍然是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缺乏合适的HBV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发病机制和研发药物及疫苗的瓶颈。树鼩是灵长类动物亲缘关系较近的新型实验动物,有研究发现HBV可感...
为了解决树鼩用于疾病动物模型创建时缺少基因组学等遗传信息的问题,2013年,昆明动物所姚永刚课题组牵头组织中科院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发表了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测定的中缅树鼩的全基因组(KIZ version 1: TS_1.0),较为全面地获取了树鼩的遗传特性,证实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Fan et al. 2013 Nat Commun)。基于此版树...
人们常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然而,“辣”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迄今为止,哺乳动物中只有人类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从“辣”这种痛觉感受中获得愉悦。对于其他哺乳动物而言,“辣”则是一种强烈的疼痛信号,使它们可以远离那些带有“危险信号”的植物。令人惊奇的是,树鼩可以直接进食富含辣椒素的红辣椒,并且对含有辣椒素的食物不敏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2016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最近首次建立树鼩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成功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实现了树鼩基因修饰技术的重大突破。树鼩是一种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相较于啮齿类实验动物,树鼩在遗传进化地位及生理生化特征上均更接近于灵长类。并且,树鼩相比于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诸多优势,包括体型小、生殖周期短、饲养成本...
2016年12月23日,Cel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赵旭东课题组和姚永刚课题组共同完成的题为Long-term propagation of tree shrew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 culture and successfu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offspring的研究论文,该文...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肿瘤生物学学科组将全部17种树鼩KLF家族因子鉴定出来,并对基因家族全长以及锌指结构域进行系统分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杂志Oncotarget上,昆明动物所、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邵明、葛广哲及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文婧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树鼩作为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灵长类动物,因具有个体较小、繁殖快、易于饲养等传统动物模型的优点,正在成为一种新型而有潜...
和常用的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相比,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在进化上更加接近灵长类。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动物,我们不清楚,树鼩到底可以作为哪些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脂类代谢与疾病”学科组前期开展了树鼩的体重、血糖、性别和年龄之间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灵长类、人类很类似,提示树鼩可以作为研究代谢性疾病的动物模型(http://onlin...
2015年11月9日获悉,经云南科技出版社推荐,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和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评选,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姚永刚和徐林主编的《树鼩基础生物学与疾病模型》一书喜获第二十三届(2014年度)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