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水稻黑条矮缩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099 秒)
2022年9月14日,植保所作物病毒防控团队在介体昆虫传病毒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研究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通过上调介体昆虫灰飞虱体内的3,5二磷酸肌醇[PtdIns(3,5)P2]抑制介体内的自噬途径以逃避自噬降解。相关研究内容于2022年9月10日以“A plant virus hijacks phosphatidylinositol-3,5-bisphosphate to ...
2022年1月18日,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刘斌研究员为第一通讯作者,赵均良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周炼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王招云博士为第一作者、周彤研究员和周益军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An aspartic protease 47 causes quantitative recessive resistance to rice black-streaked d...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分别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传播,水稻染病后表现严重矮缩滞育、结实率低等症状,甚至造成死苗和绝产。SRBSDV与稻瘟病一起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水稻上仅有的两个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也是一类农作物病虫害中唯一的病毒病害(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 - 09/17 / content_554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流行与控制创新团队通过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发现介体灰飞虱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后m6A修饰水平下降,揭示了m6A修饰限制病毒的复制,同时病毒又反作用于m6A修饰达到其持久性传播的目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上。
近日,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在JCR一区Top期刊《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RGONAUTE 2 increases rice susceptibility to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nfection by epigenetically regulating HEXOKINASE 1 expression”的研...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虫害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水稻施硅降低白背飞虱的寄主喜好性,同时降低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接毒率和获毒率,从而降低白背飞虱对SRBSDV的传播。相关研究结果在国际期刊《害虫治理科学》上发表。
2019年8月21日-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中期研讨会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原植物病理系主任苗东华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方继朝、科研处处长余向阳、镇江所所长姚克兵、植保所书记孙加祥、云南农业大学王云月教授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及项目科研骨干20余人参加会议。
2019年8月15-16日,广西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在兴安县对植保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抗性与药肥高效利用水稻品种筛选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子课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品种筛选利用(2018YFD02003024)”进行(过程)现场查定。专家组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周彤研究员、广西大学廖咏梅教授和广西区植保总站王华生推广研究员3名专家组成,课题主持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刘斌研究员、广西...
2018年11月24日,受省科技厅委托,我院邀请宁波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水稻所主持省科技发展计划“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与育种应用研究”课题进行了验收。水稻所副所长周学标参加验收会。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基因组含有5′帽子,无3′poly(A)尾巴,且不同基因组片段的5′和3′末端序列均十分保守。本研究以RBSDV S3和S10为对象,分析其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S3和S10的5′UTR在有无帽子时均可以正向调控报告基因Fluc的翻译,具备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活性,且5′末端的基因...
【目的】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 P7-1基因,分析RBSDV P7-1是否是导致水稻不育的重要致病因子,并明确过量表达P7-1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病植物中扩增获得RBSDV P7-1基因,构建pCAMBIA-1300-P7-1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水稻,观察水...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早于1963年在浙江省余姚的早稻上发现, 1964-1966年在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流行或局部危害, 1967年后华东地区发病迅速减轻, 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病区难以找到病株, 但1991-2002年浙江杂交稻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又再次流行成灾, 随后发病面积下降。2006年以来在江苏、浙江、山东等稻区大面积发生, 并迅速上升为当地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给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 表明品种抗性、种植方式、播种期、播种地段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水稻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稻发病最重, 糯稻发病次之, 常规稻发病最轻。同一类型的杂交稻不同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耐)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特优161’最感病, ‘华优638’最抗病。抛...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是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传播的一种新病毒。为明确白背飞虱获毒的影响因子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流行规律, 本文采用三因素试验, 研究温度(22、27和32℃)、水稻生育期(三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和白背飞虱若虫龄期(3龄和5龄)对白背飞虱获毒效率的影响...
玉米粗缩病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部分地区严重发生,2008年至今,该病在黄淮海地区又呈暴发趋势[1]。引起我国北方玉米粗缩病的主要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2]。田间寄主植物和传毒昆虫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的发生数量、带毒率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因此,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