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 秦汉哲学 魏晋南北朝哲学 隋唐五代哲学 宋元明清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现代哲学 冯友兰哲学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哲学史 思想研究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481 秒)
2022年12月28日上午,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22VJXT001)以线上形式举行开题论证会,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日本北九州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学者出席会议。项目的首席专家是武汉大学阳明学研究团队负责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
日前,《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的《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的创新性诠释》一文,为湘潭大学王向清教授的冯契哲学思想研究又增添一份代表性成果。王向清教授从1998年开始从事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冯契先生的哲学思想研究,至今走过了23年。
张捷副研究员的专著《日本江户时代初期儒学思想研究——以山鹿素行与中江藤树为中心的考察》于2019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20万字。
王向清,现任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一项、省教育厅重点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
李佑新,男,1957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82年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85年于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期间两年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任湘潭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2任湘潭大学哲学系副主任,1995年任湘潭大学哲学系主任,1996年任湘潭大学人...
一般说来,实学是明中叶以降三百余年的重要社会思潮。实际上,实学自宋即伴随新儒学(即宋学)而共生演化。理学、心学中蕴涵反空疏虚学而主张“躬行践履”的实学特色,而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力倡“经世致用”之实学,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成为东南区域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贺麟学术思想研究述评     新心学  学术思想  新儒家       2009/11/11
对于贺麟学术思想研究,大致经历了2O世纪4O年代、4O年代到70年代末、8O年代 初到现代三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当前贺麟学术思想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
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和方法论贡献,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水平和理论高度,是一座伟岸的丰碑!
在该论文中,作者采用义理与考据相结合的方法,对《郭店楚墓竹简》中的重要篇目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勾勒与通论。认为郭店简书乃是战国中期偏晚以前制作或传抄的儒道著作。前五章对《老子》、《太一生水》两种道家著作,《五行》、《性自命出》和《语丛》六篇儒家著作进行了专章的研究。简本《老子》三组在抄作时间上呈现出历时性变化的文本特征;在战国早期,《老子》当远较郭店简本三组的总和为多。  ...
东亚语言思想研究     东亚哲学  宗教       2008/1/16
由日本东洋学园大学(Toyo Gakuen University)东亚哲学、宗教系教授Charles Muller负责 建立,以研究东亚哲学和宗教为宗旨。其中包括对中国哲学、儒家思想及中国佛教、道教 研究的专题信息。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西北大学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之一。1996年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理论上研究上获得较大发展。张岂之教授结合多年的中国思想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经验,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一系列文章,全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998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被列为西北大学第一批重点建设课程。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首批精品课程...
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          2008/1/9
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批准号为:91BZS029),于1991年立项,2004年5月结项,其最终成果为《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现将该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摘编如下: 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它的文化思想徘徊于欧化与国粹之间,对新文化运动多持批评态度,故在相当...
本文从文本本身显发出来的“性情志尚”,“惟皇上帝降衷于民”、“允升于大猷”之天降人受而又与天冥合的纯情挚性以及“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之综合性思维模式三个方面,层层设问,步步推进,深入地研究了《尚书》的性情思想;本文在《尚书》与孔子、思孟相关思想的比较中,来界定《尚书》性情思想的特征,又从《尚书》的性情思想特征出发,来寻求先秦儒家由《尚书》到孔子、再到思孟之性情思想的发展脉络。
记得几年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两句歌词家喻户晓:“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两千多年前的孟老夫子早已说得非常清楚。《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心者,天下人心向背,爱憎臧否也。用现在的话说,“得民心”,就是看民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
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冯友兰对中国思想史上相关人物的法律思想作了相当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包括对法家先驱、前期法家、韩非等中国古代大家诸多政治法律思想的解释。这些解释作为“三史释今古”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