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天气过程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112 秒)
2021年4月26日,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大连市气象局与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在辽宁大连召开,重点围绕2020年发生的典型天气过程进行系统总结,交流最新预报技术和经验,分析查找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讨提高预报水平的思路和举措。来自全国气象部门、相关高等院校、民航系统等80余家单位20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交流。
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与大连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定于2021年4月25-2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具体内容请查看以下通知和附件。
2020年11月29日,由青海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组织,省气象学会联合省遥感学会、省气象台、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等单位承办的"青海省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和信息网络保障技术经验交流会"在西宁召开,来自青海省气象部门、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气象台的40余名业务技术人员和代表参加会议。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高顺年出席会议并作指导性讲话。
2020年11月7日,由我院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以及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京顺利召开。
在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垂直运动方程和位涡理论是中纬度天气、气候动力学中的基本成果。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国雄团队提出一个新的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将垂直速度的发展与非绝热加热和准地转位涡平流联系在一起,并以2008年1月18日至22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为例,解释冬季青藏高原大地形如何影响下游天气过程的发展。
在大气科学领域的众多成果中,垂直运动方程和位涡理论是中纬度天气、气候动力学中最基本的两个成就。近期,我所吴国雄院士团队通过提出一个新的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将垂直速度的发展与非绝热加热和准地转位涡平流联系在一起,并以2008年1月18-22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为例,解释了冬季青藏高原大地形如何影响下游天气过程的发展。
2020年5月28日下午,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0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视频交流会通过中国气象局会商视频系统顺利召开。国家气象中心及各省区市和地市县气象局一线业务科技人员及有关单位相关专家参加了交流。
2020年1月4日-5日,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我校何金海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的多位专家,以及项目各课题组组长及骨干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教授...
1月4日-5日,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项目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宁召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李维京研究员、我校何金海教授、南京大学杨修群教授、国防科技大学钟中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的多位专家,以及项目各课题组组长及骨干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年会。年会开幕式由我校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教授主持。
2019年2月25日上午,由我校徐邦琪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30天极端天气过程可预报性及其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以下简称10-30天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宁召开。吴国雄院士、丁一汇院士、李崇银院士、王会军院士,项目责任专家李维京研究员,江苏省科技厅郦雅芳处长,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及我校等多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启动会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张新厂主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昭智团队以新疆南疆典型的棉花生产种植区为调查样点,对各地连续13年的春季日气温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倒春寒”天气的发生程度和春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发现13年间各地“倒春寒”天气持续天数呈下降趋势,春季平均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越冬代棉铃虫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对棉铃虫各代种群数量分别与“倒春寒”天气持续天数和发生程度的关系分析发现,各代棉铃虫种群数量与“...
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召开2018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的预备通知。
通过采用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 WRF 中尺度数值模拟,从天气学和大气边界层气象学角度分析了 2013 年 12 月和 2014 年 2 月两次重污染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天气尺度大气停滞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的特征及其作用,并根据 WRF 模式精细化模拟结果分 析了太行山和燕山对京津冀地区城市大气污染形成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京津冀地区 500 hPa 等压面上...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多普勒雷达Web GIS拼图、自动站雨量等资料,采用中分析和特征提取方法,对2013年3月19~20日江西出现大范围冰雹的飑线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飑线天气是在多种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出现冰雹的主要原因有较大的不稳定能量累积、500 hPa有干层发展、中低层有强垂直风切变,风向随高度顺转,以及较低的0 ℃和-20 ℃高度;未出大风的原因是地面与高空的温差不够,...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及其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对2011年10月27-30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发生的一次灰霾过程的外来影响贡献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NAQPMS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辽宁中部城市群PM10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别是代表性城市沈阳的PM10浓度的时间变化,这为利用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研究外来影响的贡献率奠定了基础;在此次辽宁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