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射电天文学 天文学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134 秒)
来自全球45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多个甚长基线干涉测量(非常长的基线干涉法)网在2000年至2022年的观测数据,发现M87星系中心黑洞喷流呈现周期性摆动,摆动周期约为11年,振幅约为10度。这一现象符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关于“如果黑洞处于旋转状态,会导致参考系拖曳效应”的预测。这一成果成功地将M87星系中心黑洞喷流的动力学与该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状态联系起来,为M8...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绶琯,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王绶琯,1923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1943年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改攻天文,入伦敦大学天文台进行研究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共创“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
太空中的卫星会影响望远镜观测环境,大量发射卫星的做法已经引起光学天文学家的不满。如今,射电天文学家也开始担忧。10月,下一代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平方千米阵(SKA)团队发布了一项报告,分析了星链计划等向空中发射大量卫星的做法可能产生的影响。射电望远镜的正常运行需要其处在无线电静区。以SKA为例,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台,投入运行时,天文台方圆十万平方公里内将严禁使用手机。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安涛研究员应邀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Astronomy》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东亚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网的性能和前景》(Capabilities and Prospects of the East Asia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Network)的综述文章。论文回顾了东亚VLBI网的建设历程,阐述了当前现状和观...
利用超长基线阵列(VLBA)的超级无线电“视野”,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7.5亿光年的0402+379星系中,首次发现了一对超大质量黑洞的轨道运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物理期刊》上,双黑洞轨道运动的发现为天文学家研究黑洞系统相互作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这两个黑洞总质量是太阳的150亿倍,相距仅24光年。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两个独立的黑洞按轨道相互运动。超大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或数十亿倍,位于星...
国际著名天文学家鲁国镛先生因病于2016年12月16日在美国Charlottesville逝世,享年70岁。我们沉痛哀悼鲁国镛先生!鲁国镛先生是国际射电天文学界一位杰出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先后担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天文学系主任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并于2002-2012年间担任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台长。鲁国镛先生毕其一生,为国际射电天文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
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尔兰国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格莱格·哈里南等人2007年4月22日宣布,一向被认为是“默默无闻”的褐矮星其实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安分”。他们的研究显示,褐矮星也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类型的周期性脉冲射电源。
中国科学院数学、天文学和力学四十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