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工程 同济大学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05 秒)
同济大学学学科始建于1937年,首任系主任由时任理学院首任院长王葆仁先生兼任,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曾经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师生。曾在我系任教或就读的中科院院士有唐有祺、卢佩章、黄志镗、曹楚南、邓景发、戚正武、颜德岳、计亮年等。1952年,院系调整,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高校。1953年,同济大学成立化学教学小组,承担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任务。1958年起,又续办应用化学专业,并于1958-...
近日,中国中车与同济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内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完成牵引等系列性能试验,其中氢燃料电池系统功率为400千瓦,为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功率最大。自今年6月该机车在中车戚墅堰公司组装下线后,双方团队经过3个月的试验线调试,先后完成了氢燃料电池系统400千瓦静态测试和整车混合动力牵引试验等20多项系列性能测试。这标志着校企双方4年多时间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重大原创成果。
近日,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涛教授课题组发展可见光/镍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用于有机硼化合物高效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碳碳键的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可以高效、精准地实现碳碳键的合成,在精细化工、天然产物及药物的合成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现阶段,碳(sp2)-碳(sp2)的成键反应已十分成...
非水体系锂-空气二次电池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锂金属分别作为正、负极储能材料,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被誉为“终极电池”,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吸引着全球广泛的研发投入和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日前,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韬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化学评论》在线发表了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非水体系锂空气电池当前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路线》(“Current Challenges and Routes Forw...
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韬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电池与电催化方面的研究,近期相关成果以“Current Challenges and Routes Forward for Nonaqueous Lithium–Air Batteries” 为题在国际顶级综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IF: 54)杂志上发表。该文还被选为ACS Editor's Choice作为亮点报道。
当前快速发展的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产业和未来智能电网战略,要求发展高性能电池技术作为支撑。然而,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会产生巨大体变化和结构应力,导致电极材料严重粉碎,造成材料内部、材料与电极之间失去电接触,引起电池性能的全面劣化。针对上述问题,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金虎教授课题组近期通过合理的电极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系列低应力、结构稳定的高性能电极材料,实现了电池性能的显著提升。系列研究...
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扬会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发展简洁高效的原子经济性的有机合成方法,特别是发展基于环钯络合物的有机合成新反应。近几年来,该课题组围绕环钯中间体开展研究,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有机合成反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继不久前报道的环钯中间体参与的烷基化反应(Angew. Chem. Int. Ed. 2017, 58, 12288. DOI: 10.1002/anie.201800330...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主要的储能技术之一,为新兴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提供主要动力。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发兼具长循环寿命和高功率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然而,锂离子电池负极尤其是高容量负极材料,在锂化/去锂化过程中伴随巨大体积膨胀/收缩变化,引起材料的严重粉碎,导致电池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同时也使得电池在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上的严重劣化。为了解决电极粉化的问题,当前大多数研究中都将机械性能优良...
2017同济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化工菁英论坛,于5月21日至23日在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9位来自海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化学化工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才俊参加了论坛,与同济化学青年学者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学院负责人对青年才俊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解读了同济大学招聘青年人才的政策,重点介绍了青年千人计划引进的情况,并期待他们能够加盟同济大学,为我校化学化工学科发展贡献力量,相关负责人对同济大学人才...
同济大学电池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论坛在嘉定校区举办。论坛以“提升动力电池关键技术,促进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为主题,汇集从电池到整车,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到智慧出行、绿色物流等政产学研用各界80多家单位160余人,深度探讨了电池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与共建生态等问题。为期一天的论坛内容丰富,与会代表在开幕式前参观了新建成启用的车用新能源研究院动力电池实验室,两场专题报告涵盖电池材...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可充电电池已经在便携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电池负极材料在锂离子嵌入和解嵌过程中发生的巨大体积变化会引起电极材料的坍塌和非晶化,造成电池性能的全面劣化。当前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解决电极结构坍塌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电极材料非晶化问题一直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因钠资源更为廉价、易得的优势,钠离子电池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首选,并有望在智能电网等规...
2016年5月5日,2016同济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化工分论坛在化学馆拉开帷幕,副校长吕培明出席并致辞。11位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化学化工学科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出席论坛并作学术报告,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围绕化学化工学科发展与同济化学青年学者展开交流。
近日,美国化学化工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在本周新闻栏目报道了同济大学化学系张扬会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美国化学化工新闻是美国化学会发行的周刊,是国际化学化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之一,主要关注于化学世界的最新事件,报道与化学相关的科研、工业、教育等各方面的动态。
同济大学日前分别授予德国拜尔公司Udo Oels博士、德国西门子公司Klaus Wucherer博士“同济大学名誉教授”称号。Udo Oels博士从1996年起进入德国拜尔股份公司四人董事会,在德国和国际化工界有重要影响,担任多项重要社会职务。吴贺乐(Klaus Wucherer)博士系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Klaus Wucherer博士在推动西门子和同济大学合资的中德医院项目上作出...
2005年12月19日、20日,同济大学承担的二项863计划课题——“高级催化还原技术与设备”(课题负责人马鲁铭教授)、“化学——生物絮凝组合技术与设备”(课题负责人夏四清教授),圆满通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