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岩土工程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岩土工程 武汉岩土所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69 秒)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最近提出了一种网格-无网格二象性数值模拟方法,为统一模拟连续、弱不连续、强不连续及其动态扩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以及《岩土力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
颗粒的形貌特征一直是影响岩土颗粒材料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十年来观测手段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数值模拟方法的兴起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如何在数值模拟软件中重构出复杂且满足形貌特征的虚拟颗粒成为了研究者们首要面临的问题。
2022年3月22日,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21]20号标准编制计划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编,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参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垂直度测量技术规程》编制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武汉岩土所研发大楼举行,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
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多功能大宗无机轻质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吸声、隔声、耐火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领域。我国目前使用泡沫混凝土总量居全球第一,约在5000万立方米以上,且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
隧道、地下洞群等地下工程多以岩体为赋存介质,岩体由结构面及其切割的块体组成,在地震作用、库水位升降、煤层工作面回采条件下,结构面易受到重复荷载作用,强度减弱并发生剪切,导致岩体沿结构面错动,进而对地下工程造成破坏,因此研究岩体结构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循环剪切装备是研究结构面循环剪切力学性质和破坏机制的重要基础。
高应力/深部地下工程的软弱夹层通常是诱发大型地下洞室围岩大变形、局部破坏的控制性因素,如锦屏一级地下厂房因黄斑岩脉诱发大变形导致长停工进行加固、大岗山地下厂房因隐伏岩脉导致3000立体米的塌方事故。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工地下洞室群,出露有延伸长达数公里、影响厚度达到1m、泥化明显的软弱层间错动带,其中C2、C3、C4等错动带贯穿地下厂房洞室群,给地下厂房洞室群错动带出露区的围岩支护设计和...
2016年10月1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科学技术处胡光明处长等一行5人前往该所访问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调研。访问交流座谈会由盛谦副所长主持。座谈会上,双方有关人员介绍了各自单位基本情况,重点就地球关键带——大别山生态屏障区的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地下水系转化关系及动态监测方法、设备技术研发与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2013年5月13日,密苏里科技大学葛懋琛教授访问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并作题为《美国岩石力学领域里的挑战》的学术报告。葛懋琛教授197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1988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探矿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及美国长期从事AE声发射及微震监测研究,拥有30多年工程经验,目前是美国声发射学会副主席。
由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的“岩石工程智能动态设计方法”高级研修项目,于2012年9月12日~15日在武汉岩土力学所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勘测、设计、施工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研究生共129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学员67人。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公布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通知》,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孔令伟研究员、郑宏研究员当选为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共有14项成果获得奖励,武汉岩土所两项成果榜上有名。
2008年5月19日,武汉岩土所召开“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及灾后重建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研讨会”,所领导及副研以上科技人员约30余人参加会议,探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如何发挥本所专业优势,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牵头申报,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等8家单位共同申报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能源储备地下库群灾变机理与防护理论研究”获得批准立项,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研究员。
2009年2月27日,2008年度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汉隆重召开,武汉岩土所三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武汉岩土所参加完成的成果“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获科技进步特等奖,武汉岩土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高温多雨地区沥青路面结构体破坏演化的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分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