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分子生物学 相互作用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574 秒)
2023年11月21日,《细胞生物学趋势》(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组与西湖大学于洪涛研究组的合作完成的综述论文(Emerging roles of nuclear bodies in genome spatial organization)。该论文回顾了不同类型核内小体的研究历史,重点关注核仁、核斑和PML核体这三种小体...
2023年11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与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洪涛研究组的合作综述论文“Emerging roles of nuclear bodies in genome spatial organization”。该论文回顾了不同类型核内小体的研究历史,重点关注核仁、...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利:一种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
近年来,如何有效的利用AI技术辅助药物研发(AIDD)成为研究热点,但是成功的AI技术除了需要巧妙的算法架构设计以外,更需要庞大的训练数据资源来支撑。药物设计领域的数据丰富程度不可与AI已经大放异彩的互联网、游戏等领域相提并论,因此,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成为了AI全面赋能药物设计的一大难题。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生物分子调控网络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2019年10月31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
纳米颗粒在进入生物体后,会不可避免地与各种生物体液接触,在此过程中,纳米颗粒会吸附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在其表面形成生物分子冕。此分子冕将会改变颗粒的原始表面性质,从而影响随后纳米颗粒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包括对细胞的毒性以及颗粒在生物体内的输运。肺器官作为呼吸系统,是纳米颗粒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吸入颗粒首先与肺泡中表面活性剂接触,吸附其中的磷脂分子及蛋白质分子,形成肺表面活性剂分子冕,显著改变肺...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金属酶催化活化小分子具有重要作用。理解、模拟和运用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活化惰性小分子,对设计高效、高选择性的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张俊龙研究组首次报道了分子间弱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协助碳氟键活化,该工作发表于J. Am. Chem. Soc.(2012, 134, 16216-16227)。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了茄尼醇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及紫外吸收法测定了茄尼醇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结合距离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和 37 ℃ 时,茄尼醇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常数分别为1.76×107和2.7×107 mol/L,结合常数(KA)分别为1.54×106和1.9×106 mol/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9和1.50,结合...
许多蛋白质含有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起着很大的作用.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参与蛋白质功能调节的方式各种各样:有些金属离子高度专一性地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对蛋白质发挥生物学功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金属离子只是作为蛋白质发挥功能的辅助因子而瞬态地与蛋白质松散结合.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国际上用NMR方法研究抗磁金属离子和顺磁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进展,并具体介绍了NMR方法...
细胞色素c的前体-脱血红素细胞色素c(Apocyt.c)在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之后跨线粒体膜运送,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经酶催化与血红素Heme结合形成成熟型的细胞色素c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 Apocyt. c的跨线粒体膜运送具有如下特点:(1)N端无导肽,(2)线粒体外膜迄今未肯定含有受体或膜蛋白组成的孔道存在。因而关于Apocyt.c的跨膜运送的机理有两种假设:(1)通过线...
摘要为了探讨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euronal growth inhibitory factor, GIF)与Alzheimer's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 将GIF的cDNA全基因克隆到载体pHyblex中,运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Alzheimer's病人脑cDNA文库中筛选出与GIF相互作用蛋白的cDNA克隆。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迹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蛋白在体内与...
摘要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抗人 TNF- α单链抗体并检测其结合活性与中和活性 .利用GST融合蛋白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人 TNF- α单链抗体 E6Sc Fv;分离包含体后进行变性和复性 ,再用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 ;用 ELISA法和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 E6Sc Fv与配体的结合 ;用 L92 9细胞检测 E6Sc Fv对人 TNF- α细胞毒作用的中和活性 .经变性 ,复性与亲和层析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Wnt信号的传导机制 ,利用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 ,以Wnt受体LRP6的胞内区为诱饵蛋白 ,筛选小鼠 11 5d胚胎cDNA文库 ,发现了一个新的LRP6相互作用蛋白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AT1p15 (melanoma associatedantigenrecognizedbycytotoxicTlymphocytesp15 ) .免疫共沉淀方法证明了LRP6胞内区和M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