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学史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方法 实验社会学 数理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 社会地理学 文化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军事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公共关系学 社会人类学 组织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福利社会学 社会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社会学 新农村建设相关记录62条 . 查询时间(0.256 秒)
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作用,是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有学者提出,要防止政府过多包揽,回到计划经济的时代。实际上,从目前情况看,政府作用不到位,是当前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定滞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血缘宗法制度,公民权利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都很欠缺,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民间机构远未发育起来。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长远,培育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扶持服...
介绍驻村任职三年多来,加快推进中洋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阐述了3点体会、4个问题,以及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建议采取的8项措施。
公民社会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人之"主体性"在全方位的生活领域与公共世界中的彰显,是人的主体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产物。通过公民教育来进一步增强民众的公民意识,培育出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建设一个健全自律的"公民社会",既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洪流中,无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村官浩浩荡荡地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建功立业...
现在,“乡村治理”已经进入政府话语系统,直接成为政策语言。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谈乡村治理,不能只想到如何“治”乡村,而是要先想到如何 “治”政府。好的政府治理,是好的乡村治理的基本条件。
安徽地处中国华东腹地,近海邻江,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比重大。全省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22万公顷,林地329万公顷,水面105万公顷。安徽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农业在安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产品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农村改革以来,安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居重要位次。
人力资本理论将更多的眼光聚焦于工人人力资本研究上,而对农民人力资本的研究有着天然的漠视与偏见,造成农民长期被人力资本投资边缘化。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有没有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匹配的农民人力资本,而旧路径依赖对培育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形成了锁定效应。本文分析了农民人力资本作为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的缺陷及重塑的可行性,探索了重塑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新的路径依赖。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生产资料。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打工的农民逐年增加,部分农户举家在外,长年不回家,无力对自家承包的农田进行耕种,导致有的边远、零星的土地撂荒,因而造成农村土地稀缺有限的资源浪费。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带着问题深入乡镇、村组、农户作了实际调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选准发展路径,强化工作措施,做足“六化”文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一条具有如皋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是山东省政府规划建设的半岛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和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人口416.77万,其中市区人口275.65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7元。对淄博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分市、县、乡、村四个层次,以市、村两级为重点。本次调查从临淄区、桓台县、沂源县选取312个村进行问卷调查。市级调查...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工农业发展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协调、同步发展。如果工农业发展不协调,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 000美元,工业化、城市化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的时候,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也是把我国经济继续推向前进的关键举措。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想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要在思想基础、空间布局、经济基础、基础建设、社会文明、组织基础方面做好文章。
明确建设的对象和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问题。对农村阶层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结构变迁中各阶层的社会需要特征,由此进一步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重点内容,以及调动各阶层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经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各阶层具有与改善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三类普遍性需求。在农业补贴、增加收入来源和减轻负担的三类差异性需求方面的阶层差异,反映出中层和中下层群众对农业收入增长的期望比底层群...
民工进城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待“民工潮”应该用理性的眼光,而不能任其自发“盲目”涌动,靠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根本上解决不平等问题。“民工”潮现象背后实际上凸显怎样建设新农村的大问题。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城乡差异、农民工问题、农村体制改革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否则将影响改革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是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是当前推进“三农”工作的新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有统一的科学规划,要有全面系统的整体规划,要有科学的、具体的建设规划。  当前,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