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循环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124 秒)
准确而定量地描述碳排放、气候变化与地质碳汇之间的互馈关系,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也是制定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科学基础。然而,目前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球系统碳循环过程与机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大气CO2浓度的急剧变化是否会影响地质碳汇的潜力?大陆硅酸盐风化如何响应快速碳排放?
二氧化碳(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重要原料,大气中CO2浓度升高(eCO2)会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提高生产率,这就是CO2的施肥效应。长期以来,eCO2的施肥效应一直被视为未来全球粮食安全有效保障之一。然而,CO2施肥效应容易受土壤养分胁迫影响。例如前人发现长期高CO2条件下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氮(N)发生明显下降,导致eCO2对植物的施肥效应逐渐下降甚至消失。目前,eCO2对土...
磷通常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可能调节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反馈。然而,以往国内外关于增温对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和氮循环上,且多数集中于高纬度地区,增温实验周期较短,人们对该区域增温背景下磷循环过程的认识仍非常有限。
热带森林储存大量的有机碳,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森林火灾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亚马逊热带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就已经明确指出,大规模的毁林有可能将亚马逊生态系统推向一个不可逆的“临界点”(tipping point)。毁林加剧当地的干旱和高温,将致使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慢慢消失,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然而,直到现在,这个...
2021年8月28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应》(项目编号: 2016YFA0601900)课题结题绩效评价会在西安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举办,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聘请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教授为课题绩效评价组组长,科技部全球变化应对专项项目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郭正堂院...
2020年5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共同主办,我所承办的“CAS-CEA中法碳循环论坛”首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CEA政府高级专员Patrick Landais、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参孙玉明、CEA驻华总代表Christophe Poinssot、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李寅、我所副所长金玉奇出席了相关会议,会议由我所所长助理李先锋主持,来自中...
2018年9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主持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与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课题结题验收会议在青岛召开。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会旺教授主持,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验收专家组由项目责任专家秦大河院士、王斌研究员,项目组专家石广玉院士、王辉研究员,国内同行专家陈建芳研究员、马德毅研究员、王菊英研究员、宋金明研究...
季风系统的年循环全球季风系统的重要特征,亦是季风区国家开展旱涝灾害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模式在模拟季风年循环、季风爆发与撤退等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被认为是提升模式模拟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对于复杂的季风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对其年循环模拟是否有影响?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人类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导致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被认为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节能减排不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举措。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大量CO2,被认为是最经济可行和环境友好的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途径。因此,如何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
2018年3月6—7日,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氮循环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cosystem N cycling under Climate Change)国际研讨会在我所召开。此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主办。会议主题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氮循。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美国波多黎各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中科院多家研究所和国内多所知名大...
国际上最迟在1992年就悄悄地抛弃了内陆降水主要来自海洋水汽的传统观点,本文反驳了传统观点,并认为内陆特别是距离海洋最远的欧亚大陆腹地,其降水主要来源于陆地内部水循环。全文根据水量平衡公式和全国、相关流域、相关省区的《水资源公报》,分析计算了陆地内部水循环贡献的降水量。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纬度与海河流域、黄河流域相当,特大规模调水以后,在保证地表有水可供蒸发、沙漠变绿洲、植物吸足水分充分蒸腾的情况下,...
2014年9月28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项目“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影响机理与水资源安全研究”课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秦大河院士、刘昌明院士、王浩院士、张建云院士、周成虎院士、王会军院士等相关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代表、基础司、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人员以及项目研究团队等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开展的工作...
2014年9月26日,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年项目“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水循环的影响机理和水资源安全评估”课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丁一汇院士等相关专家和项目依托部门代表,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人员以及项目研究团队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张建云院士简要介绍了项目执行的总体情况。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课题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2014年6月22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气候变化将使全球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加剧恶化。到本世纪末,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将暴露在越来越多的空气停滞事件中,而这将使热带与亚热带地区首当其冲,遭遇更多空气污染的冲击。
2014年3月18日,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与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项目工作部署会在青岛召开。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成员、项目研究团队参加了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