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生物化学 研究员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998 秒)
吴志浩,博士,研究员,基础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教师。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放弃海外优厚条件,回国搭建科研教育平台,带领科研团队寻求科研突破并取得优异科研成果;先后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作为编委编撰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
舒绍坤 研究员研究领域:肿瘤表观遗传学, 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联合用药,高通量基因编辑筛选(CRISPR Screen).
李开龙 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与领域: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随着基因组学的广泛开展,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已经逐渐从单个基因点、线式的调控拓展到立体层面上多个基因、多个调控元件以至整个三维基因组的调控网络,其调控紊乱往往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孙启明, 研究兴趣:生物膜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天然免疫和神经系统稳态中的功能研究 1.典型以及非典型自噬相关生物膜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 2. 天然免疫和神经信号转导过程中相关生物膜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 研究手段: 1.生物化学技术:制备生物大分子,并在体外重建各种生化反应以揭示分子作用内在机制。 2.蛋白组学技术:利用串联亲和层析、邻近分子生物素化-质谱联用的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的功能网络...
第14届亚太生物安全协会年会于2019年9月19日在孟加拉国首府达卡市隆重召开。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研究员当选亚太生物安全协会新一届主席,成为首位当选该职位的中国专家。亚太生物安全协会(A-PBA)成立于2005年,是唯一专门涵盖亚洲太平洋地区及其他大洲国家生物安全从业人员的国际学术组织,是亚太地区各国生物安全相...
2019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俞飚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于当天下午4:30在华西药学院康弘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题为“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的学术讲座。报告由秦勇院长主持,药学院相关专业领域的师生参加了此次交流。报告的内容精彩而详实,报告人的讲授幽默而生动,现场的气氛轻松而活跃,师生与报告人进行了积极的互动。
2019年5月22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徐晶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进行交流访问,于当天下午4:00在华西药学院康弘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题为“复杂多环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的学术讲座。报告由杨劲松教授主持,药学院相关专业领域的师生参加了此次交流。报告内容详实,讲授幽默生动;讲座现场气氛轻松活跃,互动积极。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与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研究员课题组在权威综述性杂志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40.182)上发表题为“Click and release: bioorthogonal approaches to “on-demand” activation of prodrugs”的封面文章。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四川大学柯博文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季兴跃博士,另一...
夏朋延 研究员研究方向:1.发现新的模式识别受体、鉴定新的特征性病原分子; 2.探索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机制及其在肠炎、皮肤性炎症中的作用。
2018年10月25日,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在线发表了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高磊研究员团队题为“Short-course Regimens of Rifapentine plus Isoniazid to Treat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Older Chine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
胡军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血管网络不仅向组织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与氧气,同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特殊的血管微环境(vascular niche)用以调控周围细胞的功能。 血管功能的异常激活或衰退与许多疾病的进展紧密相关。如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血管新生机制被过度激活,从而形成大量畸形的血管。这些血管不仅促进肿瘤的生长,同时其紊乱的血管结构使得治疗药物不能有效进入肿...
刘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1.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症, 亨廷顿氏病相关的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异常积聚,和淀粉样化的分子机理研究。2.基于重要生物靶点分子结构的小分子药物先导物的设计,筛选和优化。主要针对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相关的致病蛋白多聚体及淀粉样纤维的分子结构,进行小分子及多肽化合物的合理设计,筛选,及基于此先导物的机理和功能研究。3.基于淀粉...
朱继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采用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手段对肿瘤及炎症等重大疾病进行致病机理研究,利用化学生物学的方法开发化学探针深入研究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并进一步开发治疗肿瘤和炎症疾病的小分子药物。代表论文:Li Wang, Ling Li, Hailong Zhang, Xiao Luo, Jingquan Dai, Shaolian ...
方燕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她的研究方向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轴突退化变性坏死 (axon degeneration)。课题组运用全新的果蝇神经损伤活体动物模型结合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高分辨率荧光成像、新一代测序技术、现代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调控神经轴突退化变性坏死和促进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作为基础开发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生物标...
李盈,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袁钧瑛课题组。她的研究方向:建立各种衰老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筛选模型;应用高通量筛选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调控基因,为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应用高通量筛选发现新型小分子药物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结构改造和优化打下基础;利用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为探针,运用化学生物学方法对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代表论文:1,“Cont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