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海洋科学 洋壳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61 秒)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中心孙卫东研究团队与张国良研究团队合作,系统分析了来自大洋钻探329航次U1365和U1368钻孔的洋壳玄武岩和典型的大洋俯冲带榴辉岩的钾(K)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有效地约束了低温洋壳蚀变过程中的K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并揭示了其对俯冲带和全球K元素循环的影响。
海底坚硬的岩石圈内是否有微生物存在?它们依靠什么方式维持生命?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江涛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海洋下洋壳岩石中的确存在微生物,它们在依赖自养方式生存的同时,更大程度上依靠摄取现成有机物的异养方式生存,并由此揭示了海洋下洋壳岩石中存在的深部生命圈及其生存策略。3月12日,《自然》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海底坚硬的岩石圈内是否有微生物存在?它们依靠什么方式维持生命?3月12日零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我校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江涛与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Recycling and metabolic flexibility dictate life in the lower oceanic crust”(《有机质的循环利用和新陈代谢的灵活性决定着下洋壳中的...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一项生物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在海底以下750米处,发现了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微生物“资源竞争”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探索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开辟了新途径。
2014年8月29日,《科学》(Science)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高翔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Strength of Stick-slip and Creeping Subduction Megathrusts from Heat Flow Observations。该项研究由高翔博士和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太平洋地球科学中心王克林(Kelin Wang)教授合作完成,研究发现光滑洋壳的俯冲较粗...
系统剖析了近年来南海磁异常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认识进行讨论. 南海磁异常记录了丰富的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演化信息, 磁异常三维解析信号模准确刻画了南海两侧陆缘中生界的残留展布与新生代晚期岩浆活动, 同时清晰揭示了海盆内部不同构造次单元之间的过渡关系及分区特征. 对多种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海陆过渡边界(COB)的位置, 认为重力正值区与负值区之间的过渡带基本代表了COB, 这对合理认识...
上部洋壳内的热液对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 而且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 在简单的平面边界条件下, 渗透率强烈地影响着热液循环的形态、对流体的大小及流体速度场. 通过使用高级数值模拟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地层渗透率结构、地层非均质性、裂缝带及侵入体影响下的热液对流. 其中, 地质模型由沉积物、高渗基岩层、低渗基岩层三部分组成. 当高渗基岩层内的渗透率大于10倍的沉积物内渗透率时, 高渗层内发生对流现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