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科学总论 >>> 地球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地球科学总论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243 秒)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除了有利的天气因素,还得益于赛事期间生态环境部会同冬奥会赛场区域的北京、河北,以及污染物传输通道的天津、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和辽宁等8省(区、市)统筹的科学、精准的联防联控。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良富研究员带领大气环境遥感团队,利用团队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和前期成果积累,积极参与了北京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除了有利的天气因素,还得益于赛事期间生态环境部会同冬奥会赛场区域的北京、河北,以及污染物传输通道的天津、山西、山东、河南、内蒙和辽宁等8省(区、市)统筹的科学、精准的联防联控。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良富研究员带领大气环境遥感团队,利用团队空气质量遥感监测技术优势和前期成果积累,积极参与了北京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近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斯勒图研究员等在美国气象学会的BAM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new benchmark for surface radiation products ove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retrieved from the Himawari-8/AHI next-genera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的论...
近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农情遥感速报(CropWatch)团队副研究员张淼、研究员吴炳方等在全球30米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对外发布全球首套30米耕地复种指数数据产品。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全球30米复种指数数据(GCI30: a global dataset of 30m cropping intensity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2021年7月13日至10月1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研究院、西南大学等国内12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百余人,在中国科学院河北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及周边900平方公里开展了高分遥感星机地综合试验。试验以高分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关键技术攻关、卫星遥感机理模型发展和产品验证为目标,组织实施主被动、全波段、天空地一体化的星机地综合观测。
为了提高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帮助师生更好地掌握、实现深度学习在地学领域的应用与建模,2021年5月14日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师大分部)成功举办了“深度学习在地学领域的前沿应用与探索”学术交流会,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举行,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21年3月22日,“ANSO农业估产创新合作计划(CropWatch-ICP)启动会及CropWatch在线培训研讨会”开幕式在京召开。该会议由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来自阿富汗、阿尔及利亚、肯尼亚、老挝、黎巴嫩、马拉维、毛里求斯、缅甸、尼日利亚、南非、叙利亚、泰国、土耳其和赞比亚等...
戴永久教授,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陆面过程模式研究:建立了中国自己的陆地表面模式(IAP94)。该模式参与了国际陆面模式相互比较计划,在众多次相互比较中,其性能表现优秀,在冰雪物理过程和土壤水文学的参数化描述等方面尤其突出。正是 IAP94 奠定了中国在陆地表面模式研究的国际地位;成功实现了IAP94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及百年数值积分,发现了陆面过程在东亚季风的重要性,该...
科学时报2006年8月22日报道 “大量疾病随着病毒的扩散四处传播,生态、环境、气候、人及动植物迁移乃至人的生活习惯等,都是影响其蔓延速度及危害程度的因素。其中,很多环境要素都可以和遥感和地理信息直接挂钩。”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宫鹏研究员最近以自己的研究证明:随着人类对传染病传播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完全可以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疾病传播的时空动态模型,准确预测该病在不同防治措施下的传播情...
杨崇俊,50岁,中国科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目前主要研究兴趣: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和网络空间信息技术。
刘锐,46岁,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和1994年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及森林学院和锡拉丘斯大学获资源管理硕士学位和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空间统计分析及误差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方法;森林资源管理与规划;不定性及风险分析与环境资源管理决策模型;生物多样性评估及保护能力建设。
毕思文,48岁,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地球系统科学与量子遥感。1982、1990年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5年8月获中科院地质所理学博士学位,1995.9.-1997.11.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副教授,1997.12.-2000.1.清华大学博士后、教授。目前主要以青藏高原为示范,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量子遥感实验与理论研究;数字人体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