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其他学科 宇宙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0.406 秒)
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一份来自火星轨道上的祝福,穿越了3.2亿千米的漫长星际旅程,到达地球。正在执行我国首个行星际探索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与五星红旗、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同框照片传回地球,送上了一份“最高”的冬奥礼物。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及其团队(包括蔡岳霖、冯磊副研究员及木拉提·阿不都艾尼博士),与紫金山天文台袁强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武雷教授通过详细分析上述三个实验/观测结果以及对撞机实验限制,发现这三个反常信号均与暗物质紧密相关,可能具有共同的物理起源。
造星让宇宙“变污”(图)     流入  星系  物质  流出  更清洁       2021/9/3
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及三维全天天体物理学卓越中心(ARC ASTRO 3D)的Alex Cameron和Deanne Fisher的带领的一个天文学团队,利用夏威夷WM Keck天文台的一种新成像系统证明了,流入一个星系的物质比流出的物质更清洁。相关研究结论近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与中科院PIFI访问学者、英国科学家Levon Pogosian及法国科学家合作,在“哈勃常数危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尽管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0亿年前,但天文学家们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来的痕迹。近期,天文学家提议在月球上放置一个巨大的望远镜,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恒星。
宇宙中富锂巨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其锂元素含量超过恒星演化理论值的上千倍是怎样形成的?这一备受学界关注的、事关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大案”,最新由中国天文学家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携手破解,他们通过监测恒星“心跳”形成的“心电图”发现,绝大多数富锂巨星其实都是红团簇星,而不是传统上所认为的红巨星。
“数字化脉冲星终端,是开展脉冲星时间尺度研究的核心。”记者昨日从位于西安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获悉,该中心罗近涛研究员团队在数字化脉冲星终端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特任研究员方文娟与合作者在利用天文数据检验引力理论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提出了利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态学特征来检验引力理论的新方法,并通过大型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成果以“New Probe of Departures from General Relativity Using Minkowski Functionals”为题,发表在五月份的《物理评论快报》...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2016年10月25日消息称,伴随望远镜的重磅升级,天文学家计划“一眼看透”宇宙星际气体。其技术核心是世界上最灵敏的毫米波极化相机,完成后将联合大型毫米波望远镜展开迄今为止最深远、最大规模的宇宙观测。
欧洲宇航局的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A/ESTEC)于2016年4月12日至15日在荷兰诺德维克举办了国际会议——“宇宙中的水”。来自欧洲宇航局、美国宇航局、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等各国天文机构的一百多人参加会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高煜研究员是本次会议的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亦是唯一中方委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柳莉杰、刘岱钟、杨辰涛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
“中国天文学会第19届郭守敬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星系宇宙学前沿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4日-7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会议由天文学会星系宇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联合承办。
北京时间2015年7月24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并称“天文学家已经接近几千年所梦想的目标——发现另一个地球。”那么,像开普勒—452b那样的类地行星上有生命存在吗?人类有没有可能去拜访他们、和他们沟通?
2014年11月,“菲莱”彗星着陆器作为欧空局(ESA)罗塞塔任务的一部分,在着陆发生的反弹过程中,借助两个独立的仪器“嗅”到了周围的一些分子。经过持续半年对传回数据进行的分析工作,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得出结论:彗星67P至少包含了16种有机化合物成分,其中4种是此前从未在彗星上探测到的。欧空局高级科学顾问马克·麦考瑞恩说:“彗星上有水、二氧化碳、甲烷、氨等能组成更复杂有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消息称,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隐藏着更多还未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一组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核频谱望远镜阵列对此前认为是尘埃和气体的物质聚集区进行观测,发现其中隐藏着五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们释放出高能X射线。本项研究由英国杜伦大学天文学家主导,旨在说明宇宙潜伏着数百万我们无法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本项研究成果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国家天文学会议上进行了阐述。
由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2015年4月15日在日内瓦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其最新对宇宙射线中正电子、反质子与质子特性的测量,或为理解宇宙射线的产生、延伸及探索暗物质提供重要信息。研究团队在2015年4月15日至17日举行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阿尔法磁谱仪开放日上发布公报称,在进入太空轨道约4年来,阿尔法磁谱仪已经收集了超过600亿个能量最高至数万亿电子伏特的宇宙射线事件,其对正电子比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