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中华玉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中华玉文化研究 玉斧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商周玉斧,长8.73,宽3.51,厚1.74(单位:厘米)。透闪石软玉,玉质温润。白色,透明,夹杂黄褐色沁斑。整体呈长条状,扁平。尖顶,弧腰,弧面,近侧面多处起脊,磨平。弧刃。侧面交于刃部呈"V"字形。素面。器体制作规整,打磨精细,圆润光滑。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玉斧,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高20,宽6厘米。形状略呈梯形,刃部较宽,为单面弧形刃,器身两侧平直,端部呈方形,中部有一圆穿。
兽面纹玉斧,商,武丁时期(前1300 - 1046年),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长10.2厘米、宽4.8厘米、厚2.1厘米。玉为深绿色,长方扁圆体,斧上端有榫,榫呈长方形,较体为薄,正中有一圆孔。刃部呈弧形,较锋利,由两面磨成。斧身两面均雕兽面纹:细眉,臣字大眼,如意形鼻,脸部还刻纹饰,额部饰雷纹,头部有双角,下部两边各阴刻一弯弧形线。无使用痕迹。
玉斧,商代,玉器,长11,宽4.6厘米。青玉,器表大部有褐色沁斑,整体呈长方形,上部中间有一圆形穿孔,弧形双面刃,刃部略宽于斧身,通体磨光。
新石器时代的玉斧(图)     新石器时代  玉斧       2009/11/18
20世纪,我国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许多玉制的戚、斧、刀、铁、锛等武器和工具,从它们的刃部磨耗情况来看,这些器物的绝大多数已脱离实用价值,只是作为一种标志和象征,用于一些仪仗、礼仪场合,多出于级别较高的墓葬中。玉制的斧是由石斧演变而来,新石器时代的玉斧出土相当普遍。其中在太湖流域崧泽文化时期即已出现,良渚文化时期发现较多,主要出于男性墓中,一墓出一至三件不等,多为扁平穿孔梯形弧刃,碾制精细,没有刃口,...
穿孔玉斧,长19.8厘米,刃宽9.1厘米,厚0.5厘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青色。长方形,顶端平整,两侧斜直,刃部较宽,两面磨刃,略呈弧形,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靠近顶端有一圆孔,两面钻 透。此件制作精致,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1960年山东曲阜出土。现藏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穿孔玉斧,长17.8厘米,厚0.9厘米,刃宽7.2厘米,孔径1.2厘米,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淡黄色。体扁平,顶部微呈弧形,两边斜直,刃部较宽,两面刃,较锋利。顶端一圆形穿孔,两面钻透。四边较薄,中间较厚,通体磨光。制作精美,无使用痕迹,是权力或财富的象征物,为部落首领所占有。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该玉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高13.6厘米,宽4.5 厘米。三水银洲贝丘遗址出土文物,新石器时代,材质细腻,呈碧绿色,扁平体,上窄下宽,顶端平齐,素面无纹
红山文化玉斧(图)     史前  红山玉器  玉斧  法器  神器       2007/9/10
红山文化玉斧,此件红山玉斧,为中国史前远古红山玉器文物,为玉器园雕。属于新石器时代琢磨雕刻玉器。其形制已从实用工具(兵器:用于战争、狩猎)转化为巫师从事原始宗教活动所使用的法器或神器,在墓葬中作为祭器,随墓主陪葬。从形制上看,它保留了原来的实用工具——兵器的外观形式。
双孔玉斧,高17.7厘米,刃宽10.9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礼器。玉色青绿,间有灰黄和黑褐色斑痕。扁平梯形,刃部微弧,略向外翘,并磨出刃口。上部中间有大小二个圆孔,大孔单面管钻,小孔两面对钻,孔内留有对钻痕迹。玉斧的一面有两道弧形制作痕迹。玉斧由石斧发展而来,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石斧是常用的生产工具,有时兼作战斗武器,到良渚文化时期,人们把大件玉石加工成玉斧,因此,玉斧演变成为部落首领的财富和权利...
扁薄形玉斧,高17.1厘米,刃宽10.9厘米,厚0.6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礼器,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玉色青绿,滋润透光,扁薄形;刃部弧凸,钝口并略为外翘,无使用痕迹。上部中间有一圆孔,用管钻对钻而成。在斧的一面圆孔上部和器身右侧,有弧形制作痕迹。全器形制规整,在琢玉过程中进行过抛光加工,表面光洁鉴人,工艺精致,选料上乘,是良渚玉器中罕见的珍品。
在远古祖先人的眼睛里,玉的概念宽泛甚多,他们把玉优良的物理性赋予极深的视若神明的崇高地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