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枣疯病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49 秒)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和NCBI数据库中分别得到175和164个候选的枣AP2/ERF转录因子序列,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去除重复序列,采用SMART软件预测蛋白结构域发现,枣基因组中包含有145个AP2/ERF基因,其中ERF、AP2、RAV亚家族分别含有116个、23个、5个,另有1个独立基因。预测枣AP2/ERF转录因子氨基酸数量在111 ~ 692之间,分子量...
为探究枣树感染枣疯病植原体后的发病规律和内在机制,以‘木枣’健康与感病植株为材 料,连续测定现蕾后10 ~ 60 d 叶片中玉米素、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以及 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感病诱发的 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qRT-PCR 技术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感病植株中玉米素含 量在现蕾后30 ...
以田间采集的来源于我国湖北省枣树产业主产区随州市随县种植的表现为“枣疯病”症状的枣树分离株为试材, 对其16S rDNA和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 rp)基因采用Nested-PCR进行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湖北JWB-Hubei植原体分离物16S rD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我国山东、河南等地的分离株一致率均为99%以上, 在进化树中位于同一亚组的不同进化分支;虚拟...
以表现丛枝症状的‘金丝4 号’枣树为试材,以叶片总DNA粗提物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 16S rDNA基因,建立了枣疯病植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枣疯病植原体‘金丝4 号’株 系(JWB-Jinsi4,TA)与JWB-G1(AB052876)同源性为99.7%,归属于16Sr Ⅴ-B 组。实验结果表明,以 DNA粗提物为模板的PCR扩增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检测枣疯病植原体,为...
试验对长红,园红健康枝条与疯枝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含量及活性的变化比较,结果显示长红三项指标均高于圆红枣,抗病能力较强。盐碱胁迫处理后,NaHCO3,NaCl的浓度对圆红疯枝内SP含量的有极显著性的影响。Na2CO3 ,NaHCO3及NaCl的浓度均对两品种枣疯病枝POD活性有显著性的影响。Na2CO3浓度对两个品种疯枝PAL活性有极显著性影响。PAL...
枣疯病是对枣具有毁灭性危害的病害。自从20世纪40年代国内外将枣疯病作为枣树病害研究的焦点以来,研究人员对枣疯病脱毒及其检测技术等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报道了利用热处理、茎尖培养、试管微嫁接、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技术对枣疯病的脱除方法,以及电子显微镜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检测技术在枣疯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不同技术的比较,建议在生产中将几...
枣疯病品种“抗疯1号”选育       枣疯病  选育       2008/11/21
该项目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枣树种质资源,采用高强度选择方法,选育抗枣疯病优良品种;首次采用在重大树上高接待鉴定种质的高强度筛选方法,从中选出了抗性显著于已知最抗枣疯病品种婆婆枣和壶瓶枣的极抗枣疯病种质—“抗疯1号”,建立了“抗疯1号”枣的茎尖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增殖系数达到2.7,生根率达80%;本成果对推动抗枣疯病育种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居国际领先水平。
枣疯病枣树新品系的选育     枣树  选育  新品系       2008/11/21
该课题针对太行山区枣疯病发生严重的问题开展研究,首次探讨研究了快速测定组培枣苗抗病性的微嫁接技术方法和利用枣树叶片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方法,并已获得了一定量的来自不同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组培和叶片再生植株。本研究总结提出了一套科学实用的抗枣疯病枣树品种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的技术方法,弄清了选育的抗病品种对枣疯病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是枣疯病植原体在枣树内的增殖受到抑制。经多年接种试验证明,选育的抗枣疯病优质大...
该项目围绕枣疯病病原菌在树体内的周年消长规律及其病害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利用DAPI荧光显微技术,揭示出了枣疯植原体侵入枣树后的扩展特点及其在不同器官内的周年消长规律。该项目还首次建立了患枣疯病茎尖和茎段的离体培养技术体系,实现了枣疯植原体在人工可控条件下的长期保存与增殖。同时该项目还揭示了枣疯病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等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通过枣疯病发生规律的研究,总结了防治枣疯病的综合配套技术,主要是采取接穗消毒、综合防治传病叶蝉、手术及药物治疗等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枣疯病发生。同时制定了较完善的枣疯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成果推广2万亩,开发区发病率由5%降到0.25%以下,发病树治愈率达到96%。该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适合应用范围:全国。应用或推广前景: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除青藏高原区、黑龙江、吉林及新疆北部的高塞地区外,其他省区均有栽培。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五省为枣树的主产区。可是枣疯病是枣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迄今几乎分布于我国所有的枣树栽培区。枣树染病后结枣少、品质下降或不结枣,甚至引起苗木死亡,造成的极大经济损失。在多数病害发生和流行区此病害尚未得到有效控...
【目的】揭示枣疯植原体对枣树内源激素的影响,弄清枣疯病病树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HPLC法分别对健株、病株和盐酸土霉素治疗后转健植株中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eatin)、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亚周年检测。【结果】在根部,健株、治疗株和病株中IAA、GA3和ABA的含量没有明显区别,但在7、8月份病株根部中Zeatin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健株...
【目的】枣疯病是枣树上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遍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25个省(市)的枣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方法】经PCR扩增,分别对中国陕西的彬县、阎良、武功、佳县、杨凌,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7个枣区的枣疯病样品和杨凌4个酸枣丛枝病样品植原体16S rDNA基因保守序列和延伸因子tuf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获得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16S rDNA基因片段均为1 ...
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产重的具有毁灭性、烈性传染的检疫病害,也是植物界公认的重大病害。全国每年因该病害的死树逾千万株,许多枣区的年发病株率高达5%-10%。针对这一问题,该项目开发了枣疯病防治技术,该技术在防治上有三大突破:①首次利用抗病品种(抗疯1号、2号)高接改造病树,实现了连续5年未发病,并正常生长结果;②对该病害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出具有杀灭植原体和补充关键性元素双重功效...
枣疯病枣树品系的选择     选择  品系  枣树  抗枣疯病       2008/7/28
枣疯病是枣树毁灭性病害,分布全国,危害严重,防治极为困难。本成果通过嫁接病皮和病枝方法,在对选择的7个枣树品种和146个婆枣单株的田间抗病性,进行连续4年测定(项目结束后到2003年又连续进行4次传病,持续观测时间超过7年)的基础上,首次选择出对枣疯病具有高度抗性的2个抗病品种和5个抗病单株。其园艺性状包括了鲜食、制干和鲜食制干兼用三种类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