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造像相关记录107条 . 查询时间(0.054 秒)
2023年8月26——27日,由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阮荣春主编的《源流·汉化——中国佛教造像发现史》丛书编纂与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溧阳召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为丛书各分卷主编、书稿撰写作者,以及上海书画出版社第四编辑室副主任黄坤峰、丛书责任编辑陈元棪。研讨会由阮荣春教授主持。
本书是对甘肃陇东地区蒲河流域最新发掘出土田园子石窟和调查新发现的薛李石窟、柳州城石窟及申家山石窟等几处石窟寺遗存的考古报告。
此次展览遴选四十余件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精品与残块,其中既有背屏式造像,又有圆雕佛像与菩萨像。双目低垂,神情慈爱,仿佛在诉说它们所经历的沧桑过往。尤其是北齐时期,青州佛教造像变化显著。佛像衣饰轻薄贴体,面相丰满圆润,宽肩隆胸,独具韵姿。菩萨像则满身雕饰,华贵高雅,柔美绰约。这种独有的佛教造像风格一改其他地区造像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被称作“青州风格”,对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日,“为人民造像”—徐悲鸿笔下的劳动人民主题作品展在位于重庆江北的徐悲鸿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徐悲鸿“为人民造像”的经典油画、国画、素描绘作《渔夫》《背柴》《巴人汲水图》《战斗英雄》《九州无事乐耕耘》等34幅作品。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史料,公元12世纪左右,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德们奠定了西藏古物学的雏形。14—16世纪左右,出现了一批精通不同门类文化的大学者,构建和完善了西藏古物学的理论体系。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西藏古物学的分析对象逐渐扩大到佛像、瓷器、乐器、兵器、丝绸、纸张、茶、马鞍等“外来之物”。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文本进行了研究,但直至今日,对相关文本的挖掘仍不够深入,研究成果零散,尚不...
本书收录了具有明确纪年的219例代表性窟龛造像。每一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位置、时间、形制、尺寸、造像组合、造像龛内容、造像记释文等。发表的窟龛图像均为彩色照片,部分窟龛附有拓本。
地处广西北部的桂林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有岭南持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题材最为丰富的佛教造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启动对桂林摩崖造像的调查,本书就是这次调查的最终成果。本书对桂林的210余龛、700余个体的造像进行了记录和数据采集。通过对纪年题记及与其他地区有明确纪年的造像进行比较,将桂林摩崖造像分为六期,主要受到了中原地区佛教造像风格的影响。这些材料为广西地方历史、佛教文化、...
从邺城考古队获悉,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公布以来,文物修复专家历时十年对出土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修复完成佛造像千余件。
本书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第一手的调查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东魏—北齐石窟造像进行类型分析,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纪年材料(文献记载、造像题记)对石窟造像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东魏—北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石窟造像的比较研究,采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它们各类特征的来源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东魏—北齐石窟造像样式特征所反映的“西方”“南方”以及“中原传统”因素,以及传统历史研究中的...
河北省内丘县委宣传部2022年3月3日透露,近日,内丘县一位村民在整修自家院落时,发现一座“七级浮图”造像石刻。经当地文保部门初步鉴定,“七级浮图”造像石刻为唐代建造,距今逾1200年。据介绍,该造像石刻为一座镂空石龛,高68厘米,宽42厘米,厚23厘米。石龛右璧刻有铭文,行文楷书,字体娟秀,计67字,虽然历经千年,仍然较为清晰,基本可以辨认。该石刻为“七级浮图”佛塔建筑组件,前上部为高浮雕释迦牟...
日前,记者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专项调查显示,青海省现存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计31处,石窟寺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谷地,摩崖造像主要分布于玉树、海西、果洛地区。据了解,此次调查的31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包括三普资料中已发现的28处和近些年新发现的3处。在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对其基本情况、保存状况、主要风险、安全防范情况等内容做了详细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青海省石窟寺的分布范围、内容...
1996年10月6~15日,山东省青州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窖藏被发现、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后造像整理小组,对出土造像等遗物进行整理、研究。本书收录窖藏出土圆雕佛像50件。
南朝佛教造像,背屏式造像,南朝梁,成都市商业街出土。高40、长24.4、宽10.5厘米。展品此造像正面雕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及二狮子。两侧面各雕一护法。主尊有馒头状磨光肉髻及头光,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内扣一物。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台上。主尊左右各雕二菩萨,均头戴宝冠,饰圆形项圈,“X”形披巾交于腹前宝珠,上身赤裸,下着长裙。在佛、菩萨之间的背光上浮雕四弟子,...
记者2021年4月2日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天津发现辽代线刻佛造像群,属国内同时期同类型遗存仅见。中国国家文物局自2020年9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旨在全面掌握石窟寺的保护状况,系统分析石窟寺保护形势,为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奠定重要基础。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20年11月组队,正式启动该市以蓟州为重点的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
记者2020年12月29日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文保部门获悉,当地文保工作者日前在娲皇宫进行文物排查时,发现一块雕刻精美的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造像碑。造像碑高1.80米,宽0.70米,厚0.11米,青石材质。螭首,碑身上半部雕垂幔佛龛,楣饰幡带及浅浮雕图案。龛内上排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梵王,主像结跏趺于须弥座上,弟子和菩萨跣足侍立在莲生童子双手托举的莲台上。下排中间雕一夜叉,双手上托须弥座,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