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蒸发量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2020年6月26日,《科学—进展》刊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青藏高原大型湖泊蒸发量空间分布及其水资源总量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湖泊蒸发水资源总量为每年517±21亿吨,其中75个大型湖泊的蒸发水资源总量为每年294±12亿吨。
利用青藏高原湖泊非结冰期能量平衡的合理假设,结合遥感数据和再分析数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变化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发展了一种可靠的湖泊蒸发量估算方法,并据此估算青藏高原湖泊蒸发总量为每年517亿吨,相当于357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为准确估算“亚洲水塔”中湖泊水资源储量提供数据参考。
近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根据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PenPan模型重新进行参数化,模拟青藏高原过去42年(1970年-2011年)蒸发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同时采用敏感性分析和贡献率模型,根据蒸发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从定性、定量两个视角分析了青藏高原蒸发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与主要由风速下降和相对湿度增加引起的全国蒸发蒸发量下降不同,青藏高...
准确地模拟干旱区潜在蒸发量,对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极限学习机(ELM)模型为基础,以古浪河流域的乌鞘岭、古浪两个典型气象观测站点为对象,将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输入参数,构建了适合当地的潜在蒸发量模型。利用构建的模型对乌鞘岭、古浪气象观测站点的月潜在蒸发量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ELM模型在干旱区月潜在蒸发量模...
根据河北省衡水试验站20m 2蒸发池与E601型蒸发器同步观测结果,计算出的两种仪器的折算系数,结合朱 庄水库E601型蒸发器和水库观测资料,计算出水库水面蒸发量。采用朱庄水库2000年-2010年蒸发量和水库要 素资料,计算出朱庄水库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94138万m3 ,单位面积蒸发量85160万m3 /km2。朱庄水库年内最大 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5月份,为106130万m 3 ...
为探索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简易方便的高效灌溉指标,于2008—2009年在乌鲁木齐开展了2个生长季的人工控水试验.在棉花蕾期和花铃期均设2个灌水周期和2个灌水水平,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对棉花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处理的棉花耗水过程与蒸发蒸发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高产棉田\[2008年处理T4(蕾期和花铃期灌水周期分别为10和7 d,相应灌水定额分别为30.0和37.5 mm)和...
识别蒸发蒸发量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是认识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重要基础。根据额济纳旗气象站1961 年-2001年的常规气象数据,建立了额济纳三角洲地区蒸发蒸发量与相关气象要素关系的Penpan模型,并据此 估算了2002年-2011年的蒸发蒸发量,延展了蒸发蒸发量的时间序列,进而分析了1961年-2011年研究区 蒸发蒸发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
利用天山西部地区9个县市气象站近50年的降水、气温和水面蒸发观测资料,分析了天山西部地区干旱指数与干燥度的关系,并推导出利用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E601型蒸发器观测值表示的水面蒸发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天山西部地区代表站年以及春、夏、秋三季干旱指数与干燥度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因此可以利用年降水或春、夏、秋三季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计算相应水面蒸发量的经验性模型。通过对各代表站水面蒸发量的拟合检验计算,单站模...
本文以能量守恒原理和边界层梯度输送理论为基础,应用Monin-Obukhov相似函数计算蒸发皿水面感、潜热通量,参数化蒸发皿侧壁热传输能量,建立了一个单层的20 cm蒸发蒸发模型.之后利用"古浪非均匀近地层观测试验"中连续14天观测的每小时20 cm蒸发皿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蒸发皿水面与地表之间所形成的非均匀性,合理地概括蒸发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蒸...
利用长江上游最近30年(66个测站)蒸发蒸发量和最近50年(90个测站)的7种气象要素,分析了蒸发蒸发量的区域变化趋势和影响蒸发蒸发量变化的因素;针对7个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变化,探讨了蒸发蒸发量变化后对水分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上游蒸发蒸发量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分区,研究区域东西两侧(青藏高原和大巴山一带)为显著减少区,分别命名为RⅠ和RⅡ,中间(云贵高原北部到黄土高原南缘以及由二者包...
利用1957—2009年南澳县小型蒸发蒸发量资料,分析了南澳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澳10月蒸发量最大,2月蒸发量最少;秋季蒸发量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少。1957-2009年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世纪60—90年代基本上是锐减,21世纪的第1个10a反而上升,平均以7.2 mm/年的趋势下降;11月减幅最大,7月减幅最小;冬季减幅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对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
设计了一种基于蒸发量的简易灌溉预警装置,并建立了基于水量平衡原理的灌溉预警模型。通过田间试验,确定了适宜供水条件下新疆膜下滴灌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蒸发皿—作物系数,并建立了适宜的灌溉预警指标,提出了降雨条件下的指标修正方法。田间应用表明,在北疆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以累计蒸发量达到140、75、50和120mm来控制灌水时间,以0.15、0.4、0.7和0.25倍的累计蒸...
采用单调趋势的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M-K)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1961-2007年20cm小型蒸发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7a来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蒸发蒸发量平均每年减少4.47mm,各季节的蒸发蒸发量除秋季变化不显著外,其它各季以0.55-1.83mm/a的速率减小,其中春季减幅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减幅最小;日...
以山东省境内18个国家级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实测数据为基础,选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近50年来山东省蒸发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山东省的蒸发蒸发量呈现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8.78mm/a;尤其在夏季和春季下降最显著;从空间分布看,蒸发蒸发减少量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步加大。通过与同期太阳净辐射、风速、气温和水...
利用1962-2008年洱海水面蒸发量资料和大理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洱海水面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洱海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直接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洱海水面蒸发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减少趋势,洱海水面蒸发量和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洱海水面蒸发随着总云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增大而增大。引起洱海水面蒸发量逐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总云量呈增多趋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