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相关记录361条 . 查询时间(0.99 秒)
2020年10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宁波市顶尖人才柴之芳院士领衔的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和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无机材料学报》和《npj计算材料学》协办的第三届MXene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召开。美国德雷塞尔大学Yury Gogotsi教授和先进能源材料工程实验室黄庆研究员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本次论坛面向材料制备、能源储存、电磁屏蔽...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非晶合金磁电功能特性团队宋丽建博士和许巍副研究员在霍军涛研究员和王军强研究员等人的指导下,近年来围绕非晶合金的弛豫行为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了等温退火并不是传统认为的单一动力学过程,而是存在两步弛豫(Intermetallics 93, 101 (2018).),并阐明了两个弛豫过程对晶化和磁性的影响规律和机制(Acta Mater. 185, 38 (202...
2020年9月21日-23日,宁波市委人才办、宁波市人社局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世界青年学者云论坛在宁波召开,本次研讨会以现场交流和线上“云论坛”的形式同时组织,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吸引了来自德国、瑞典、美国、英国、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2800余人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9月22日,论坛开幕式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举行,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副主任黄...
2020年9月25日,经过4个多月的评审,2020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共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员榜上有名,入选领域为“先进制造”。王立平研究员长期从事特殊和苛刻环境下服役材料多因素耦合损伤、表面多途径延寿设计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初步完善了强韧与防护一体化功能薄膜/涂层体系,建立了薄膜多尺度强韧化设计、微结构调控方法和苛刻环境下的延寿...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涛研究员、张佳玮研究员和深圳大学教授周学昌基于其长期在防冻水凝胶方面的研究基础,近期在Materials Horizons上发表了题为“Biomimetic anti-freezing polymeric hydrogels: keeping soft-wet materials active in cold environment”的综述(10.1039/D0...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立平研究员团队通过引入第一性原理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有效预测了有机缓蚀剂分子的吸附位点和吸附强度,并对缓蚀剂分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轨迹进行解析,进而成功指导新型缓蚀剂的分子设计,研发出了碳量子点、生物大分子DNA、洛沙坦钾、四唑衍生物等一系列新型高效绿色缓蚀剂。相关成果作为系列研究,相继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06 (...
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传统的淡水制备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及复杂庞大的设备要求,因此很难普及。近年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通过合理设计的光热蒸发器利用绿色、可持续的太阳能来驱动丰富的海水资源转变成淡水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陈涛研究员、肖鹏副研究员前期发展了一系列用于光热淡水收集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所属海洋功能材料团队通过调控石墨烯的排列取向并消除石墨烯电负性的影响,获得了长效耐蚀涂层。团队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和离子化反应获得一种新型阳离子石墨烯(DRGO+)纳米片。由于石墨烯表面包覆的多巴胺中的-NH3+存在,新型阳离子DRGO+纳米片在水性环氧树脂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且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自对齐平行排列在有机涂层内(图1)。这种层层排列的纳米片能充分...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曹鸿涛团队高俊华博士,研究生胡海搏、臧睿等利用金属和陶瓷共溅射生长技术,制备了金属纳米线阵列/陶瓷复合超材料薄膜,纳米线阵列的特征几何尺寸可按需定制,工艺可控、可重复,如图1所示。由于贵金属/电介质界面数量巨大,从而引发了丰富的等离激元效应(金属/电介质界面处电磁波与自由电子耦合产生共振);另外,区别于传统的开放式结构(如微纳加工制备的纳米孔、柱、锥等),贵金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团队马松琪研究员等人针对这个问题,发展了席夫碱反应原位形成金属配位键的方法,大幅提升了席夫碱型易回收热固性树脂的高温抗蠕变性能(Macromolecules,2020,53,2919-2931),并提出了初始蠕变温度的概念;同时从动态共价键角度出发,基于动态缩醛发展了活化能高的可重塑热固性树脂,实现了高温(≥100℃)不蠕变(J. Mater. C...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碳基薄膜材料技术团队的科研人员近年来围绕MAX相涂层材料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开展了深入研究。在前期物理气相沉积复合热处理两步法基础上,最近在MAX相涂层低温制备、自愈合性能优化及高温氧化腐蚀机理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团队马松琪研究员等人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将可降解和动态交换的席夫碱结构与苯环(刚性大且疏水)共轭,同时利用席夫碱易形成氢键的能力,合成了系列高性能席夫碱热固性树脂,解决了可重塑热固性树脂热机械性能低、耐水性差的问题。通过合成三醛基化合物,与二胺反应制备了系列席夫碱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重塑回收性能(两次回收,强度保持92%以上)、降解回收性能(单体回...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专利列表
某些地区的淡水资源贫乏,严重制约了社会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淡水收集技术往往需要额外的能源,成本较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方式,对其进行高效开发是一种可尝试的途径。近年来,通过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进而在远远低于水沸腾的温度下产生蒸汽来进行淡水收集的方式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光热转换材料的蒸发器的开发。然而,当前已发展的光热材料,其原材料存在来源窄、制备复杂、成本...
热固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加工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等,在电子封装材料、复合材料、胶粘剂及涂料等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高度化学交联的三维网络,热固性树脂很难被回收。将动态共价键引入到热固性树脂交联网络可以实现热固性树脂像热塑性塑料那样可回收再加工利用并具有可控降解回收、焊接、自修复、刺激响应等性能。然而动态共价键的存在,会导致树脂易发生蠕变、尺寸稳定性差,很难在结构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