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相关记录361条 . 查询时间(0.355 秒)
2023年8月4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Intrinsically elastic polymer ferroelectric by precise slight crosslinking的研究文章。该研究提出了铁电材料的本征弹性化方法,即采用微交联法使铁电聚合物从线性结构转变为网络状结构,通过精准调控交联密度在实现...
辐射调节被认为是直接、高效、有前途的方式,通过吸收输入的阳光调节内部环境温度,进而实现节能。辐射调节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化学改性和合成的材料、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有效的功能配合。而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性对材料要求颇高。复杂的制备工艺和多层结构设计限制了辐射调控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为此,合理设计和制造热调节材料至关重要,可通过可调节的物理或化学结构显著提高冷却或加热性能。
热电技术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换,具有纯固态、无噪音、无运动部件等优点,在诸如深空探测等领域已实现重要应用。当前热电技术规模化应用瓶颈在于转换效率偏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光电热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聚焦热电性能优化、器件设计制备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玻璃态材料是一类具有长程无序原子/分子结构的材料。按照成键形式和化学组成,玻璃态材料一般分为金属玻璃、氧化物玻璃、有机玻璃、硫系玻璃等。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玻璃态材料在电力电子、光学、信息存储、生物医药、建筑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玻璃处在热力学非平衡状态,热历史和加工条件影响玻璃能量状态,进而影响玻璃的结构和性能。因此,玻璃应用往往需要进行退火,通过能量弛豫逐步消除热历史的影响。然而,...
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可重写显示体系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电子垃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有望成为信息显示和传递的重要媒介。近年来科研人员开发了多种刺激响应颜色变化材料体系用于可逆信息书写。然而,基于化学物质刺激响应体系(例如水、离子、酸碱、尿素溶液等)通常会产生化学油墨残留/堆积,严重削弱其可重写性和响应灵敏性。依赖于无刺激残留的高能量紫外光和短波长可见光响应体系主要依靠调控特定分...
邱书恒,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电机结构、制造、材料服役性能与性能间的耦合规律和综合分析方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浙江省“尖兵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宁波市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25)等项目4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国家、省市地方及企业委托项目3项。发表论文16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7项。
赵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人才计划专家,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宁波市3315计划引进人才。在功率超声领域有着十余年的海外留学、研究经历以及多年企业产品研发与管理经验,一直致力于功率超声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在超声波驱动控制技术、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及振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应用涵盖近场超声悬浮、超声辅助加工、超声波...
翟锰钢,高级工程师,2004年4月毕业于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高能超声波制造技术团队高级工程师,从事功率超声波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参与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承担并完成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宁波科学技术局重大科技专项1项,参与市科学技术局“3315”创新团队1项。
张咪娜,博士,副研究员,陕西渭南人,1988年6月出生。2019年1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先进增材制造、表面工程技术、高熵合金等方面研究。2019年2月来宁波材料所工作,现为先进制造所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激光增减材制造的研究工作。
黄轶禾,博士,副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先进制造及系统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22年12月至今,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激光诱导二维材料的合成与处理研究,在石墨烯合成、同步原位元素杂化和纳米颗粒嵌入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储能、柔性电子电路与水处理方向得到了相应的应用论证。近4年已经在Sm...
王玉峰,博士,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17年4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任助理研究员;2020年1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张志坤,博士,副研究员,2014年10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碳材料研究部成会明院士团队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8年9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春蕾人才副研究员。
郭春海,博士,高级工程师,201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流场分析与传热的计算机仿真工作研究,主要内容为基于复杂多相流的流动与传热数值仿真研究、低速及高超音速气动力及气动热数值研究、基于激光加工微织构的表面摩擦减阻研究等。目前已发表文章15篇,申请专利11项,包括PCT专利2项,发明专利3项。 作为团队项...
近五年来,先进制造所主持/参与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等国家、中国科学院、省市地方及重点企业委托项目5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100项,宁波市及横向项目410余项。
近五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共发表学术论文685篇,其中,SCI收录343篇;申请专利577项,获授权专利31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