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光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288 秒)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专利:一种SICM的相位调制成像模式扫描装置和方法
SAR图像近岸目标检测是SAR图像处理的难点。近岸目标往往淹没在陆地、码头、树木以及建筑物等复杂背景杂波中,这对于目标的检测提出了挑战,进而影响其检测的准确率。传统的目标检测方法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对于以单一背景为特点的远海目标检测具有较好效果,而对于近岸、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检测效果却差强人意。
2022年1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高分辨率SAR图像目标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的基于脑认知机制的快速显著性增强算法成功应用于复杂背景下高分辨率SAR图像目标检测。研究结果2022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SAR图像近岸目标检测是SAR图像处理的难点问题,近岸目标往往淹没在陆地、码头、树木、以及建筑物等复...
2021年11月17日,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组织举行的复合材料表面激光处理技术项目现场验收会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举行。该项目负责人沈阳自动化所乔红超研究员作现场汇报,专家一致认为工艺研究内容丰富详尽,在线检测系统先进,相关成果得到专家组一直认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复合材料作为机翼、外襟翼、垂尾、平尾和非承压机身等结构核心材料,其脱模剂的清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喷漆与胶接质量,因此采用激光表面...
2021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刘连庆研究员与香港城市大学李文荣教授合作承担的2018年度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纳米操作机器人近场光学超分辨视觉反馈方法”,顺利通过了中科院国际合作局组织的结题验收工作,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该项目研究旨在为AFM纳米操作提供“锐利之眼”。纳米观测技术发展使得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然而,由于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AFM纳米操作机...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院联合表彰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14个先进集体和20名先进个人获得表彰,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史泽林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机器人课题组在类生命视觉感知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获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Biosystems封面刊载。生物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拥有了许多人造机电系统所无法比拟的结构和功能优势。将生命材料或系统,例如生物细胞和组织,与机电装置深度融合而形成的类生命机器人,直接利用生命体的生物功能,能够充分复现生命体在感知、驱动和智能认知等方面的功能优势...
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17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光电成像精确导引技术研究集体获得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表彰。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者颁奖,史泽林代表研究集体领奖。中国科学院秉承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变革,结合国立科研机构的特点,于2002年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3年首次颁奖,授予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
纳米尺度实时视觉反馈、免标记成像技术对于机器人在纳米尺度操作、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课题组结合微纳光学、机器人学和自动化技术,在物理学突破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具有实时视觉反馈能力的扫描微透镜超分辨成像技术 (Scanning Superlens Microscopy, SSUM),该成果为纳米机器人功能和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Na...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室与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GE)合作,开展航空发动机镍合金叶片激光冲击强化应用研究。经过GE公司鉴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开发的激光冲击强化设备满足GE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冲击强化生产测试指标,具备为GE公司提供生产服务的能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室成为了GE全球供应商(编...
高性能零件一般都工作在高速、高精、高可靠性或使役环境极其复杂恶劣的条件下,一般需通过表面改性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如喷丸、滚压、化学处理、表面涂层等技术提高零件的性能。但是,这些传统技术普遍存在废品率高、加工效率低等难题,特别是性能指标难以保证。新近发展的激光冲击强化是利用强激光束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以高强度瞬间应力的方式作用在金属零件表面,导致零件表层发生位错、孪晶、晶粒细化等微结构组织演...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室组织举行了一场专题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特邀博士研究生张程硕做了题为《突破极限,所见未见——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有感》的专题报告。研究所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晓引起了光电信息领域科技人员的关注。三位获奖人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们的研究与光电信息处理技术紧密相关。
信息-生物-纳米是微纳制造产业和单分子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微纳米观测、操控和制造技术是支撑微纳米科技走向应用的基础,是促进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使能技术。微纳米组长期以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推进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在微纳制造和微纳生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研究方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