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1.049 秒)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Plant cellular messengers mobilized to defend”的论文,阐述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信号交叉与关联。近期研究发现植物免疫受体类激酶Bot...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研究团队在Virology杂志发表论文,题为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 vectors。该研究报道了首个能感染甘蔗的重组病毒载体——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甘蔗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甘蔗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包括向棉花基因组中导入SEQIDNO.1所示序列的基因及其反向重复序列的基因。本发明通过在棉花植株中导入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使棉花植株中转录生成与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相对应的双链RNA结构,棉花植株中的Dicer?like蛋白将双链RNA切割成20?25nt大小的siRNA,这些siRNA可以识别侵染棉花的大丽轮枝菌当中与之序列互补的致病基因mRNA并致其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及其人工饲料。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给灰飞虱饲喂含有水稻条纹病毒的人工饲料,从而使所述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所述人工饲料的组成如下:每μL所述人工饲料中含有大于等于300ng所述水稻条纹病毒;余量是浓度为50g/L的蔗糖水溶液。该方法的获毒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使用带毒的水稻植株饲喂无毒无灰飞虱的方法相比,获...
2023年5月27日上午9点,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林啸受邀在植物保护学院107会议室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从野生植物中寻找作物抗病基因”的学术报告。植病学科带头人陈孝仁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会。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TSWV)是全球第二大植物病毒,也是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番茄斑萎病毒除了主要通过西花蓟马等昆虫进行持久增殖传毒,是否能够通过种子带毒传播,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
钙离子是真核生物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参与调控众多的细胞生物学活动和过程。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在感应外界信号后发生时空变化,编码特征性的钙信号,经钙感应分子解码并调控细胞反应。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植物利用细胞膜和细胞内免疫受体感知微生物来源的信号,激活钙离子通道促进钙内流。多种类型的钙感应蛋白参与识别特征性的钙信号,激活细胞免疫反应。目前对植物解码免疫相关钙信号的机制了解相对匮乏。
近日,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其承担的“跨界RNAi介导的抗黄萎病陆地棉种质创新体系”项目成果获得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创新奖。
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严重病害,是当前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主要致病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除棉花外,大丽轮枝菌还能侵染超过400种双子叶植物,其中包括番茄、马铃薯、烟草、向日葵、茄子、生菜等重要经济和蔬菜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然而,大丽轮枝菌通过土壤传播、入侵植物维管组织进而引发病害,因此,关于大丽轮...
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被公认为世界最重要的十大植物病原真菌类群之一,多个物种甚至整属被多国列为重点进境检疫对象,该属真菌可引起农林作物的炭疽病及水果采后腐烂(图1),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部分物种还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导致人的角膜炎和皮下感染。刺盘孢属物种的准确鉴定和识别对于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和病害防治效果、保障农林业生产、维护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该属真菌的形态特征简单,绝大多数物种...
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是描述疾病流行规律的理论,该理论指出“病害三要素”为致病病原生物、易感宿主和适合的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已知超过1480种植物病毒中,近80%由媒介昆虫传播,植物虫传病毒是制约我国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作物病毒病害的研究注重于病毒和植物宿主两个方面,而实际上参与病毒传播、病害发生的因子还有传毒媒介昆虫以及光照、温度、气候、生...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科研机构之一,周家炽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的创始人,他早期通过研究线虫传小麦蜜穗病的发生规律,在1946年发表研究论...
2020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南京举办。论坛上发布了《2020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以下简称《进展》)。《进展》共发布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涵盖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替加环素新型耐药基因、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解析、土传病真菌和农业氮素管理等研究领域,将有力促进相关应用技术研究,进而...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一套有效的先天免疫系统以应对病菌的侵染。细胞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可以识别病菌保守的特征物质,如细菌的鞭毛蛋白、伸长因子和真菌的几丁质等,从而激活植物免疫。许多病菌可以分泌效应蛋白进入植物体内,干扰PRRs对病菌的识别或其介导的免疫激活通路,促进病菌致病性。PRRs有很大一部分是受体似激酶(Receptor...
植物时刻面临多种微生物的侵染威胁,在与微生物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御机制。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策略克服植物多层次的免疫机制,引发病害。由农作物病虫害导致的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损失约为17%至30%,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大量化学农药的施用给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威胁人类健康。深入理解植物免疫机制是发展绿色、高效农作物病害防控技术的重要基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