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中国区域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202 秒)
陆面和低层大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强烈地影响着区域气候变化。地表交换系数(Ch)是表征陆气耦合强度的重要参量之一,其参数化方案通过影响陆气间水热交换过程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模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进而对天气和气候演变的预测准确性产生影响。然而,数值模式中陆气相互作用的表征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陆气耦合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被高估,Ch的确定是主要问题之一。
2022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高温热浪出现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除此以外,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城市化、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动等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叠加将不断加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中国已经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努力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C内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高温热浪出现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除此以外,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城市化、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动等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叠加将不断加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中国已经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努力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C内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口数...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来,中国、美国和欧洲大部接连出现罕见极端热浪事件,给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高温让中国多地出现电力短缺、农作物减产和热射病等问题。2022年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首个最高级别高温红色预警,并且高温预警还在持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加深极端热浪事件的历史变化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来,中国、美国和欧洲大部接连出现罕见极端热浪事件,给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灾害性影响。持续高温让中国多地出现电力短缺、农作物减产和热射病等问题。2022年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首个最高级别高温红色预警,并且高温预警还在持续。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加深极端热浪事件的历史变化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阳坤教授课题组在《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上发表题为“The first high-resolution meteorological forcing dataset for land process studies over China”的论文,发布了过去十年间阳坤团队开发的一套服务于陆面、水文、生态等地表过程模型的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数据集。该数...
利用地面观测站点资料研究大范围地区的降水长期变化规律,选取不同的指标会使分析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利用中国大陆区域内2139个国家站的逐日降水资料,比较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全国和中国西部、中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区域平均时间序列,探讨对其变化趋势估算的偏差。
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华北持续偏旱,而长江中下游洪涝频发,可视为一种年代际南涝北旱极端事件。相对于单一区域降水的异常,整个中国干湿变化异常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大。已有研究表明近几十年中国区域干湿变化与全球海温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否具有季节特征?哪些海温异常事件主导这种联系?
气溶胶是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质,不仅严重影响地-气系统辐射收支,而且对气象、气候、交通、生态等,尤其是公众健康造成显著影响。整层大气气溶胶模型是气候变化评估、大气环境模拟、卫星遥感建模、辐射传输计算等的重要基础,而能够代表区域特征的气溶胶基础模型是这些应用的关键。中国区域幅员辽阔,气溶胶来源繁多、特性复杂,长期以来缺少基于观测建立的基础气溶胶模型,这已成为限制上述应用精度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科学院...
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程度受到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子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学杰和国家气候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曾使用有效温度(ET,Effective Temperature)这一指标,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热舒适度(热感受)的变化。人体热舒适度按照ET的不同值,划分为由寒冷、冷、凉、舒适,至暖、热、炎热7个等级,他们发现中国总体而言是一个气候比较寒冷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冷和寒...
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程度受到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子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学杰研究员和国家气候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曾使用有效温度(ET,Effective Temperature)这一指标,分析过去几十年中国热舒适度(热感受)的变化。人体热舒适度按照ET的不同值,划分为由寒冷、冷、凉、舒适,至暖、热、炎热7个等级,他们发现中国总体而言是一个气候比较寒冷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冷和寒...
把全球平均升温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控制在2℃以内被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目标。有观点认为,超过2℃阈值后,一些重要的自然和生态系统可能面临不可逆的破坏。2015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上,国际社会达成了《巴黎协定》,要求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控制在2℃以内,并力争不超过1.5℃。在全球2℃升温阈值下,中国温度如何变化是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围绕...
作为陆面过程重要参量的土壤湿度,通过不同尺度的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产生显著影响,具有年代际、年际、季节内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气候预测存在一定的可预报上限,对于季节平均的气候变量场,季节内变率引起的年际变化在季节尺度上是不可预报的噪音。那么,土壤湿度的季节内变率(不可预报)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季节平均场的年际变化?在影响土壤湿度的众多因子中,哪些是影响土壤湿度季节可预报信号的关键因子?
对流层顶是地球大气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征,对流层与平流层通过对流层顶交换气团、水汽、微量气体、能量等.对流层顶结构变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连.本文采用掩星弯曲角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法确定对流层顶,利用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2007年1月至2...
为高分辨率气候模式检验等的需要,基于2400余个中国地面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通过插值建立了一套0.25°×0.25°经纬度分辨率的格点化数据集(CN05.1).CN05.1包括日平均和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4个变量.插值通过常用的"距平逼近"方法实现,首先将计算得到的气候平均场使用薄板样条方法进行插值,随后使用"角距权重法"对距平场进行插值,然后将两者叠加,得到最终的数据集.将CN05.1与C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