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中山大学相关记录64条 . 查询时间(0.295 秒)
国家气候中心宣布2021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具体为5月29日)爆发,一场“捕风行动”也在南海同步开展。近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综合科考在南海进行。此次海上科考观测到南海夏季风全面爆发的强对流过程,展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复杂环流形势,为今年南海夏季风的短期气候预测和临近订正预报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0年9月22日,中国气象局与中山大学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气象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平台建设、气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建立局校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科研业务无缝对接,促进教学质量与人才素质提升,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党委副书记、校长罗俊出席签字仪式。
2020年7月12日,第十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大气科学学院分论坛于线上举行。学院戴永久院士、院长董文杰教授、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郑慧及部分教师代表出席本次论坛。来自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6名青年学者受邀参会。本次论坛由简茂球教授、于卫东教授主持。
2020年1月13日下午,航空气象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气象联合研究院筹备启动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怀士堂隆重举行。中山大学与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广东省气象局、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签署航空气象发展战略合作四方协议。四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助,合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气象科研、人才培养以及业务保障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腾飞。
2019年12月29日,2019年度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分论坛在珠海校区举行。此次论坛旨在为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增进相互合作与信任,加深对中山大学的全面了解,促进优秀学者来我校发展,共同推动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
2019年12月29日,2019年度中山大学深圳论坛大气科学学院分论坛在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号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袁文平教授主持,共邀请了14位分别来自香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海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参会。吕建华教授、覃章才教授、胡晓明副教授、李显祥副教授、林磊副教授等学院教师、师生代表一同参加,共同探讨大气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19 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我院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中山大学3个获批单位之一,正式立项建设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9年11月24日,为期一天的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内外中青年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滨红楼落下帷幕。本次论坛邀请了马里兰大学张大林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周文教授和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香港高校的十余名青年学者们。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杨崧教授、于卫东教授及学院其他教师、学生们参加了论坛。论坛由院长助理吴欢教授、于卫东教授分别主持。
全球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我院董文杰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的双向耦合及应用》资助下,构建了中山大学集成地球系统模式(SYCIM,Sun Yat-Sen University Integrated Earth System Model),通过地球系统模式数值模拟和社会经济模型,结合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不同试验,使用多种统计和诊断方法,对...
赵军,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化学和大气气溶胶,集中在大气污染物形成机理、大气二次颗粒物的形成与增长、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反应机理、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等方面。在新粒子成核机理,可挥发性有机物在二次气溶胶形成的化学机理和多相反应在二次气溶胶形成的贡献,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氧化降解机理等作了一些研究工作。
杨清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海冰-海洋资料同化和数值预测、大气-海冰-海洋相互作用、极地天气和气候系统、海气通量观测和参数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极海冰预测研究”(41922044,2020-2022);此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德国教育研究部中德海洋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
杨崧,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1975-1984年在中山大学念书、任教,1984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并于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研究员、美国华人海洋大气学会会长、世界气象组织北京气候中心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SCI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联合主编。
徐伟新,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毕业于犹他大学,获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热带对流(犹他大学),卫星降水(马里兰大学),以及雷达气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世界知名团队学习工作。主要从事热带气象,中尺度动力,对流过程,以及微物理气象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极端对流、暴雨、雷电、台风等灾害天气的研究。曾主持(PI或c...
吴欢,男,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美华海洋大气科学协会理事,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全球环境变化(GEC)组委会委员。
王东海,2013年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 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热带气象学、数值预报等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气象组织THORPEX亚洲区域委员会委员, THORPEX中国委员会委员,《大气科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热带气象学报》、《暴雨灾害》、《气象科技进展》、《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Tropi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