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紫菀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046 秒)
种植中药材紫菀的朋友发现,田里出现一种“怪病”,植株先是发黄,而后慢慢似脱水状 ,接着叶片干枯 ,不但发病快还有传染性,植株拔掉后发现茎基部长了一层“白毛”,有的向下延续到根部,表皮腐烂,有点像根腐病症状。据诊断后了解到这种病害叫白绢病。
目的 活性导向分离鉴定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中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主要成分,探讨其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抗补体主要作用靶点以及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减压硅胶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中压制备和半制备液相法,对三脉紫菀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具有抗补体活性的化学成分分离,其结构通过1H-NMR及13C-NMR进行鉴定;采用红细胞溶血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抗补体活性及其作用靶...
优选三脉紫菀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 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优选三脉紫菀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以总黄酮静态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并优化其纯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50℃,浸提3次,料液比1:10。HPD-5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三脉紫菀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以16 mg总黄酮/g树脂的上柱量...
有人曾预测:未来海战中,在10秒钟内将有6—8枚反舰导弹同时到舰,这一预言使人们深感未来舰艇在海上所处环境之恶劣。面对如此威胁,各国海军自80年代以来竟相加速研制反导自卫武器,在诸多对抗手段中人们仍然看好舰空导弹,因为它研制周期短、经济实用、性能可靠。
虾须草属Sheareria (菊科Compositae)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国内学者将其置于向日葵族Helianthereae米勒菊亚族Milleriinae, 而Robinson和Nesom则认为该属应归属于紫菀族Astereae。我们比较该属与向日葵族、紫菀族代表植物种类的微形态学、解剖学和细胞学特征。虾须草S. nana舌片近轴面细胞为线形, 具横向条纹, 细胞中央纵向隆起, 与紫菀族代表种...
报道了湖南紫菀属Aster一新变种——垂茎三脉紫菀A. ageratoides var. pendulus W. P. Li & G. X. Chen。新变种与宽伞三脉紫菀A. ageratoides var. laticorymbus (Vant.) Hand.-Mazz.最为接近, 但以如下特征与之相区别: 茎下垂,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背面常为紫色, 茎生叶常条形, 叶上面被糙毛, 总苞片较宽。...
[目的]对须弥紫菀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 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须弥紫菀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5,6二羟基2,7, 3′,4′四甲氧基黄酮醇 (Ⅰ)、5,6二羟基2,7,4′三甲氧基黄酮醇 (Ⅱ)、OxyayaninB(Ⅲ)、木犀草素(luteolin)(Ⅳ)。[结论]这4个黄酮化合物首...
以小麦、绿豆、油菜为受体植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钻形紫菀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0.4、0.6 g/ml钻形紫菀茎叶浸 提液对小麦、绿豆、油菜活力指数、根长及苗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钻形紫菀对油菜化感作用最强,其次是小麦、绿豆。在自然条件下, 钻形紫菀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影响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
紫菀活性酚胺研究     紫菀  酷胺  钙桔抗活性  合成        2009/1/6
从中药紫菀(Aster tartaricus)根中分离了一个有钙桔抗活性的酿胺类化合物。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苯甲酸化,甲酯化并还原,然后用DCC法缩会再乙酸化,合成了该化合物,证明其结构为N-(N-苯甲酸基-L-苯丙氨酸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
小舌紫菀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紫菀春孢锈病菌(Aecidium asterum Schw.)引起小舌紫菀(Aster albescens)锈病,为国内锈菌寄主新记录。该病在四川省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小舌紫菀生长地造成危害,病株率为100%,病叶率28%,引起叶片枯斑、脱落。小舌紫菀锈病菌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persicinaSacc.)是小舌紫菀锈病菌上的自然重寄生菌。该重...
紫菀(图)     化痰止咳平喘药  紫菀  青苑  返魂草根  夜牵牛  紫苑茸       2008/5/4
名称:紫菀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拼音:ZI WAN 拉丁:Radix Asteris 别名:青苑、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苑茸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顶端有茎、叶的残基,质稍硬。根茎簇生多数细根,长3~15cm,直径0.1~0.3cm,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气微香,味甜、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河南、甘肃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