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电子物理学 >>> 量子电子学 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 带电粒子光学 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物理学相关记录675条 . 查询时间(2.929 秒)
希格斯粒子在描述微观世界的“标准模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粒子与希格斯场发生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历时近半个世纪,该粒子于2012年由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与CMS实验发现,并直接促成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发现时代的研究重心是继续深入开展希格斯粒子性质测量以期揭示希格斯粒子更深层次的自然本性。ATLAS合作组于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纪念日(2022.7.4)将该粒子的最...
量子材料中的电子向列相(nematic phase),即电子态的旋转对称性破缺但仍然保持着平移对称性,这种奇异的电子态在铜氧化物、铁基等超导体及最近发现的笼目结构超导体中普遍存在。研究电子向列相的产生机制及其与高温超导配对机制之间的关联,是目前超导物理的研究重点之一。
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量子计算云平台团队,完成了10超导量子比特格点规范理论量子模拟研究工作。2022年6月17日,该研究成果以《基于超导量子电路系统对演生Z2规范不变量的观测》(Observation of emergent Z2 gauge invariance in a superconducting circuit)为题,以快报的形式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第一性原理计算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材料、化学、生物相关的科学研究。然而,受限于计算效率和精度,如何实现大尺度材料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为解决该挑战问题带来了曙光。近期,深度学习已经成功应用于精确预测原子间相互作用,并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相比之下,理解、预测材料物性离不开电子结构计算,其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更具挑战性,研究进展有限。因此,发展深度学习...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与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ICQD),合肥国家实验室的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王兵、谭世倞教授、以及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以“Ultrafast charge transfer coupled to quantum pr...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管习文科研团队与美国莱斯大学兰迪·休利特教授和浦晗教授团队合作,通过囚禁一维超冷费米气体首次确定性观测到自旋-电荷分离的奇特现象,并发现该体系中由自旋反向散射(backward scattering)引起的非线性朝永-拉亭戈液体效应。相关研究成果 6月17日发表在《科学》上。
精密测量院郑安民研究团队2022年6月9日应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期刊的邀请,撰写了题为“Carbocation chemistry confined in zeolites: spectroscopic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zations”的综述论文,并被遴选为封面文章。论文从课题组围绕分子筛限域孔道中碳正离子催化的相...
随着科技的发展,量子计算机越来越成为电子行业最为关注的研究目标。在经典计算机的电子线路中,一般是由介质中某点电压的‘高’和‘低’物理状态来表示‘0’和‘1’,在一个确定的时刻,电压‘高’或‘低’,对应寄存器输出‘1’和‘0’,并且两种状态中只能取其中之一,这完全取决于经典物理的确定性。0或1的电压输出用来表示一个“比特”。而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其物理量都是分立的、不连续的、几率的,不存...
2022年5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团队在新型多孔材料分离膜精密构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报道了一种具有多层次通道结构的多孔有机笼(POC)离子分离膜。该膜表现出优异的一价阳离子渗透性和一/二价离子选择性,研究成果以题为“Highly Ion-Permselective Porous Organic Cage Membranes with Hierarchical Channels”发表...
锂离子电容器是一种高功率新型储能器件,兼具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良特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风力发电、太阳能等领域储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中车四方所引进美国技术建成单体生产线,在关键电极方面具有极大的需求量,然而关键电极的制备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因此中车四方所联合青岛能源所进行锂离子电容器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5月19日,由清华大学化学系杨杰副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液相物质原子级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技术》正式启动。根据北京市及清华大学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启动会采取线上召开。来自科技部、清华大学科研院、化学系等相关领导,南方科技大学杨学明院士、清华大学程津培院士、王梅祥院士、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吴骊珠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方维海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樊宽军教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宁传刚教授应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主办的化学物理参考数据期刊的邀请,撰写了关于原子电子亲和势的综述报告。和电离势一样,电子亲和势是原子的一个基本参数。电离势反映的是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容易程度,而电子亲和势衡量的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相应负离子的能力。关于原子电子亲和势,在过去四十多年中,美国科罗拉多大学(JILA)的W.C. Lineberger教授和合作者先后在1...
量子科技研究与发展日新月异,其成果将深刻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热点。本次学术沙龙中,张战军教授结合他之前做的项目,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量子关联、量子秘密与操作分享。
作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技术的重要资源,量子纠缠的相关研究一直是国际科技界激烈竞争的焦点。量子导引是一类特殊的量子纠缠,由于具有方向性和不对称性独特性质,近年来备受关注,与其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具有Wigner负性的非高斯量子态也是一类重要的非经典态,是连续变量系统中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重要资源,虽然制备难度大,但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最近,人们发现利用量子导引的非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与医学技术研究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静电场离子漏斗聚焦新技术,可在静电场下实现对离子的高效聚焦引导,进而提升质谱类仪器的灵敏度。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