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农业昆虫学相关记录1587条 . 查询时间(2.669 秒)
为明确转Bt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抗性,采用室内玉米离体组织生测法测定取食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心叶、花丝和籽粒后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存活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蛹重、化蛹和羽化等参数,分析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三种组织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抗性。结果显示,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心叶可完...
为评价杀虫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非直接诱杀效应,在室内观察黑暗、紫色(365~375 nm)、蓝色(460~475 nm)和绿色(490~505 nm)弱光对草地贪夜蛾生殖行为的影响,分析不同光源处理对草地贪夜蛾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个暗期内,紫色光源会显著延迟草地贪夜蛾雌成虫求偶开始时间和交配开始时间,而在之后的3个暗期中,紫色、蓝色和绿...
【目的】真核细胞内线粒体稳态由多条分子通路共同调控,其中miRNA的重要性在最近日益凸显。但是对miRNA如何调控线粒体稳态仍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本研究旨在探究miRNA对线粒体稳态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幼虫脂肪体细胞中对miRNA进行过表达筛选,监测线粒体形态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参与调控线粒体稳态的miRNA下游靶标,并通过RN...
草地贪夜蛾作为世界重大迁飞性害虫,自2019年侵入我国,已对我国的玉米、甘蔗等多种作物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采用化学合成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弊端已逐步显现,找到可以替代化学合成农药的手段十分必要,其中植物源药剂是重要的替代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报道了80余种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具有应用前景的药源植物,以菊科植物资源最丰富,还有唇形科和豆科等植物;这些植物的提取物中包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控制作用的活性组分,...
【目的】研究筛选对桃蚜Myzus persicae有致死作用的安全微波频率和照射时长,以为探究新型物理防蚜技术,弥补化学防治上的缺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暗箱中,应用微波发射仪分别发射1 375, 2 750, 5 500和11 000 MHz 4个不同频率的微波照射桃蚜1日龄无翅成蚜,每个频率的照射时长分别为15, 30, 60和120 s;照射后在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分别于照射后8, 24, ...
栗灰螟 Chilo infuscatellus 属鳞翅目螟蛾科,也称二点螟,主要为害我国南方的甘蔗以及北方的谷子等作物。几丁质是昆虫外表皮、围食膜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丁质及对应的几丁质酶通过准确调控旧表皮蜕去、新表皮合成维持着昆虫各发育阶段的代谢平衡(Zhang et al.,2016)。通过干扰、破坏几丁质酶的合成从而影响昆虫的几丁质代谢是现代化学农药靶标的研究热点。根据Wang et al...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和蛹经短时高温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草地贪夜蛾卵和蛹在34、38、42、46℃高温下分别处理2、4、6 h后,测定短时高温下草地贪夜蛾卵的孵化率、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蛹的羽化率和雌成虫及其子代的繁殖力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高温持续时间延长卵的孵化率逐渐降低,卵在38℃及以上处理6 h或高温46℃处理2 h以上孵化率显著降低;...
【目的】测定绿眼赛茧蜂Zele chlorophthalmu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及茧蜂科(Braconidae)部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技术对绿眼赛茧蜂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对基因组序列进行拼装、注释,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基于22种茧蜂科昆虫的COX1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应用最大似然法(ML)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分...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属鳞翅目 Lepidop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Todd &Poole,1980)。该虫翻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近年来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迅速蔓延,成为威胁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防蛾灯是利用昆虫复眼对绿-黄光敏感,而植物对绿-黄光不敏感的特性研制而成的,波长范围在...
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关注,期望该技术可提高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提升应用效果。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控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为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智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综述了纳米杀虫剂的应用优势和增效途径的研究现状。纳米杀虫剂的优势源于:纳米载体可能损伤害虫体壁造成失水或扰乱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化的纳米载体可实现靶向递药而提高药物利用率;纳米载体上功能基团的引入及其尺度...
【目的】枣飞象Scythropus yasumatsui是枣树Zizyphus jujuba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陕西和山西枣区暴发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枣树挥发性物质在枣飞象成虫化学通讯中的作用,为该虫植物源引诱剂开发和研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顶空吸附法收集5个枣树品种(木枣、狗头枣、赞皇枣、骏枣和酸枣)的枣芽挥发物,采用气质联用(GC-MS)进行化学指纹谱的鉴定和...
为明确刺五加根际效应和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跳虫的影响,于2019年6-8月在中国科学院辽河源农业生态研究与示范基地调查刺五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跳虫总属数、个体数、功能性状参数以及群落特征参数,同时利用Pearson分析法和冗余分析法研究刺五加根系分泌物和土壤环境因子对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8月在根际土壤中捕获棘?属跳虫176头,所占比例为34.37%,为优势属,捕获钩圆?属、球角?属、长...
为制定有效的草地贪夜蛾防控措施,分别自缅甸、柬埔寨和我国云南省采集4、2和8个种群共542个草地贪夜蛾样品,基于mtCOI基因序列分析这14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结果表明,缅甸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介于0.273~0.396和4.643~6.727之间,高于我国云南省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分别介于0.047~0.214和0.791~3.636之间...
为探究玉米能否作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过渡寄主,采用刺吸电位图谱技术对白背飞虱在玉米上的取食行为进行监测,并测定其取食玉米后的营养物质和繁殖力变化。结果显示,不同生育期玉米处理组中,N4-a波和N4-b波的总时间分别超过37.88 min和87.15 min,平均持续时间分别超过5.26 min和28.78 min;不同生育期玉米被取食部位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的影响,丰富对杀虫剂作用机理的认识。【方法】分别对棉铃虫2和3龄幼虫饲喂普通人工饲料(对照组, SS)、含2%七氟菊酯(Ⅰ型拟除虫菊酯)粉剂饲料(七氟菊酯处理组,Te)和含2.5%溴氰菊酯(Ⅱ型拟除虫菊酯)乳油饲料(溴氰菊酯处理组, DM),然后提取3龄幼虫肠道菌群基因组DNA;利用Ill...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