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理论语言学相关记录392条 . 查询时间(1.746 秒)
本文略谈文白异读现象的性质和特点,探讨文读音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可以与文读音、白读音并列的新概念“旁读音”。本文还以若干种方言为例,讨论旁读音的性质和特点。
日前,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本次发布的流行语包括9个类目,分别为: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文化教育体育类、社会生活类、民生专题和抗疫专题。其中,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新冠肺炎、民法典、复工复产、天问、停课不停学、六稳六保、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脱欧、健康码、云生活;国内时政类流行语为新基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从搭配的界定入手,讨论语料库搭配研究的各种测量手段及存在的难题,并探讨和评价中国学习者搭配分析的作用与意义。结论认为,对搭配不同的定义方法,反映了不同学科和领域观察和分析搭配的视角差异,呈现出搭配研究的多元化特征;统计测量及自动处理无法取代研究者的判断和分析,因为意义的产生与谈判并不纯粹遵从逻辑和概率。在外语学习与教学中,如何将搭配融合于语言学习过程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处于固定与自由组合之间的各种...
通过对21世纪以来语言文字工作和语言生活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在制定和落实语言文字规范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开始转向全方位的语言生活管理。在此基础上,将语言管理理论与语言生活研究相结合,文章提出建设城市语言文明的新目标。城市语言管理可以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开展建设城市语言文明的活动。城市公共空间的语言情况需要调查研究,言语互动规范可以成为语言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
西宁方言由于和周边语言的接触关系,语序具有明显的SOV类型特征,与这一语序特征相和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前置词逐渐弱化,后置词比较活跃;其中方位词的语法化是西宁方言后置词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些方位词已经语法化为宾格标记,这种变化和周边SOV语言的接触密不可分。如果跨语言比较,方位词的这种语法化路径有一定的共性。
自20世纪90年代起,语言测试任务中的策略参与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然而长期以来,对策略在不同任务类型下参与的过程追踪研究仍显贫乏。本研究通过运用有声思维数据采集方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两组参试者在基于语篇的语法填空任务中的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质性分析与量化手段相结合的调研。研究分析了四类典型策略使用及两组学生在处理该任务时的策略选择差异,并归纳出了三种不同效果的语篇处理模式。研究结果一方面为深入理解该...
体标记“着”的语法化过程曾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因为把观察重点放在形态句法特征的变化上,所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如“着”的语法化条件和阶段等)没有取得一致看法。“着”的语法化的临界性特征既有形态句法方面的,也包括语义语用方面的,这一演变最终是由语用推理来推动的——这是既有研究所未能指出的。持续体标记“着”来源于动词“着”,也是进行体“着”的直接源头,三者构成了一个复合语法化链。 关键词:语用推...
“致事+V+了+役事+数量短语”结构,是现代汉语中高度能产的语法格式,对其产生机制的解释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本文认为,这类由反身致使结构衍生出来的特殊动结式,具备双重致使结构。它的第二个致使意义来源于句中的动宾结构。此类动宾结构是临时性的(即句法层面的),是古代致动用法的一种历史变异。致事型动结式是藏缅语的作格语言研究中所说的“自动-使动”(即非致使-致使)态系统的扩展形式,也就是说...
依据现存语用学理论进行的语法—语用界面研究通常以“显性意义—隐性意义”二分作为语法—语用界面相关问题的解释基础,多数以意向性作为意义生成和理解的前提。现存语用学理论模糊了语法、语用互动关系和语义、语用互动关系之间的界限;对语言规约性在话语解释中的认识不足。要破解语法—语用界面先行研究存在的问题仍需从语境出发。在语言语境方面,围绕语法形式与上下文结构之间的可容性,厘定各类语法形式的结构性制约条件。在...
英语双重谓语结构看似违背了规定语法规则,实际是深层结构中动词性谓语和名词性谓语或者分别含有这两种谓语的两个小句经句法紧缩融合后在表层的线性排列,主要以'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结构为代表,表示该结构逻辑主语在动词限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属性、特征或状态,广泛运用于各类语体之中。对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类双重谓语结构的考察发现,英语双重谓语结构有比较明显的语体倾向性:大多数双重谓语结...
江西南丰方言音系     赣语  南丰方言  音韵特点  同音字汇       2022/3/8
南丰县位于赣闽交界,方言兼具赣客特点,古全浊声母逢塞音塞擦音今读送气清音,阳声韵和入声韵韵尾保留三分格局,入声字有[l]韵尾,发生了气流分调、韵尾分调等语音变化。本文描写南丰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编写同音字汇。
自由间接话语是一种修辞话语——一种形式、内容、效果共振的文学修辞话语。在文学语篇叙事中,它是文学性的一个重要来源,认识它,不仅要在句法层面,更要在语境层面进行考察,才能发现其在修辞认知范畴的诗学功能,揭示其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价值。对英语自由间接话语的修辞认知还能给修辞话语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启示,归结到翻译策略上,就是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自由间接话语在修辞层面上的诗学张力,进而实现其诗学价值...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山西方言研究经历了四个时期:山西方言研究的初创与探索期(1949—1965),山西方言研究的萧条与停滞期(1966—1977),山西方言研究的恢复与提升期(1978—1998),山西方言研究的兴盛与辉煌期(1999—2019)。文章对各个时期按研究内容从方言语音研究、方言词汇研究、方言语法研究、晋方言的分立、方言与民俗研究、区域方言研究、诗词用韵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方言与文化研...
语言是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标志,有了语言的代代相传,才有民族的生生不息。语言还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国家治理、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因此,系统规划语言工程,大力开展历史汉语、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下,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语言表述中存在一些不符合消极修辞的现象:1)提出或使用了不少新概念,但有些重要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明确;2)提出或使用了不少新观点,但有的重要观点意义不清楚,有的未经详细论证,是否正确值得推敲;3)有的文章空洞、冗长,逻辑不清楚,层次不清楚,观点不清楚;4)使用不必要甚至不准确的修饰;5)出现“吓尿体”“标题党”等现象。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普及消极修辞知识,更需要树立消极修辞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