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感知 >>>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计算机感知相关记录341条 . 查询时间(1.841 秒)
2017年7月10日,中国自动化学会环境感知与保护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环境保护自动化会议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环境感知与保护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主持。会议特别邀请北京工业大学程水源教授、北京市水务信息管理中心刘梅教授及北京工业大学乔俊飞副校长作大会报告。程水源教授从京津冀典型区域大气PM2.5重污染成因与防控策略方面展开介绍,内容详实,研...
2017年7月1日-7月10日,2017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南京“钟山论剑-围炉夜话”论坛第三期——图像处理及机器学习数学理论与方法暑期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理学院数学系、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我校数学实验中心承办。通过为期10天的交流和研讨,加深了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对于图像处理及机器学习中...
近期,自动化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和南昌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像人类一样能够考虑整体和局部信息的双路径对抗生成网络,可以用于从单一侧面照片合成高清晰的正面人脸图像。通过该方法合成的人脸图像能够很好地保留身份特征,并且可以处理大量不同姿势和光照的照片。
2017年4月6日下午,应理工学部邀请,北京大学王亦洲教授在我校主楼八层报告厅做了主题为“基于自主学习的视觉搜索与导航”的学术演讲。王教授首先说明了视觉是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多主体自动的视觉感知和学习问题涉及这些主体如何自动和协同地完成各自任务,并把目标检测简单的划分为三类:滑窗逼近,底层-上部区域方案以及动态搜索。在强化学习方面,王教授列举了获得奖励的例子来阐述最佳策略的形成,分析了深度Q网络的构...
2017年1月5日,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即“千人计划”)教授张大庆课题组提出的基于菲涅耳区模型的无线感知新理论,以《迈向厘米级的Wi-Fi人体行为感知》(Toward centimeter-scale human activity sensing with Wi-Fi signals)为题,在领域旗舰期刊《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2016年11月1日至5日,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武汉大学参展项目“云计算中软件服务化的关键技术、国际标准、平台及应用”获高校展区特等奖,同时,武汉大学获“高校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奖”。此次武汉大学携20余项高科技成果参加工博会,其中互动与实物展示5项。项目涵盖“互联网+”、北斗定位、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制造、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参展的亮点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
喻洁,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智能感知与检测。研究主题:先进传感技术,水质安全保障与水质预警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环境智能感知,嗅味检测,深度学习。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201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情况。
田颖,女,1988.3出生,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的复杂工业过程建模、软测量与监控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动态深度信息挖掘的海量全流程数据分布式监控策略研究”,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面向海量分散异构工业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化特征提取和过程监控方法研究”。
黄宝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学士学位;200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9月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学院,2012年4月获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励。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任Research Fellow。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
针对高分辨前视阵列SAR三维成像系统面临的距离采样率高和回波数据量大的问题,本文利用地面散射源在三维空间中的稀疏性,提出距离频域和沿航向时域二维稀疏采样并稀疏重构地面三维图像的方法.从前视阵列SAR角度观察三维地面,地面散射源在距离向和沿航向二维空间中是稀疏的,在该二维方向上联合稀疏采样有望实现最佳的稀疏采样效果.为避免距离向时域稀疏采样造成的三维成像复杂化,提出利用子脉冲结合距离频域稀疏采样的方...
We tackle the network selection problem in operator-initiated mobile data offloading by considering both the predictive and non-predictive cases. For the non predictive case, we use the Lyapunov optim...
Th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 systems in subway stations are energy consuming giants,each of which may consume over 10, 000 Kilowatts per day for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To save ...
张宇,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机器人与智能无人系统;工业智能与优化控制;智能感知与检测。研究主题:空中机器人导航、制导与控制,自主导航与地图构建,智能感知。
2015年9月21日—24日,由秦皇岛分校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SMC日本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感知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iCAST2015)在分校顺利召开,来自日本、法国、德国、中国台湾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