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记录1704条 . 查询时间(0.431 秒)
以音像手段记录东巴文化迄今已有90年的历史。“非遗”理念下的东巴文化音像记录突出仪式的活态演述特征,注重社区的主体性传承。当下的东巴文化音像记录手段及功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经历了从录音到录像、从书斋到田野、从学者到社区、从个体到团队、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的变迁。“非遗”语境下的东巴文化音像记录存在着对东巴文化的整体性把握不足,满足他者的文化猎奇心理,制造文化泡沫、文化假象,储存技术普遍落后,共享性欠...
少数民族文学是新中国人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紧密相关,但它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话语早在20世纪初期至二三十年代伴随歌谣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以及对苏联民族理论和文艺观念的翻译就已经出现,但是并未形成固定的话语表述。
“达斯坦”是我国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以及塔吉克等民族共享的口头艺术文类,是我国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和文化创造力的生动体现。“达斯坦”优美曲调和动听的故事,在娱乐群众的同时,还传授生活经验和社会伦理道德。“达斯坦”中呈现的民族互助互利互鉴的思想理念,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社会的博爱精神和共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诸多优良品德仍可为今日借鉴。“达斯坦”在当代的转化与再现,会给文学、语言学、社...
1949-1966年间,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在新中国民族政策和自上而下的文艺规范引导下,经历个人翻译整理、跨传播符号与传播媒介改编、集体搜集整理、国庆文学献礼等文化事件,实现了从民歌到叙事诗,从搜集整理本到国庆献礼作品的转变。《阿诗玛》的翻译、整理、改编之演替过程,体现了新型国家话语对民间文学的创造性转换,由此《阿诗玛》亦参与了建设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这种形态转变与认同形塑过程,也即其...
在全球大视野下,中国的多民族文学同时是世界的中国文学,其研究的基本观念应实现从民族关系到世界关系、从接受到互动、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向,其基本路径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世界声音、世界意识和世界价值。世界声音即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世界意识是对世界关系的认知和体验,世界价值指能够助力全球发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当代新疆文学期刊真实记录了新疆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历程,是当代文学跨语际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为培养各民族作家,促进各民族文学融合互鉴、与时俱进,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期刊既是新疆当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手史料,又是一种观察视角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拓展对新疆多民族文学的认识与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国民族文学价值观念区别于“民族的民族文学”。作为应然价值观念,它的基本涵义为:“中国民族文学”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属性并得到规定,是56个民族文学组成的整体性概念,中国民族文学是多民族一体的文学。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的合理依据、审美情感与艺术选择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中国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等三方面论证了该价值观念之成立。
为纪念曲艺大师琶杰诞辰120周年,2022年8月16、17日,由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主办,扎鲁特旗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纪念曲艺大师琶杰诞辰120周年暨第三届扎鲁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扎鲁特旗鲁北镇召开。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云集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民间非遗传承人,共百余人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
1949—1976年共有二百多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中国大陆英译,其译介特点在于:官方组织译介;以外文出版社和英文版《中国文学》为主要生产平台;作品选译在多维兼顾中突出重点,多维兼顾是指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多文体、多民族、多题材作品的兼顾,突出重点是指重点译介表现爱国主义主题、艺术上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作品。
东魏、北齐之际的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产生于多民族融合时代,对以往都城书写传统具有多重融汇与拓展。其采用“剪辑”末世侧影来进行实录的书写策略,以传说人物穿梭于古今洛阳,实现了对都城地理和人文空间的多维建构,展开了多民族的历史对话。该种书写策略不仅关注上层权力,也全景式地歌颂多民族聚居与融合状态中的都城日常生活与城市文明,超越了唯歌颂皇权正统的都城书写传统。
鲁班传说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广泛,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在接受鲁班传说的同时,对传说进行再编创。鲁班传说重构并巩固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进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反映了传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分布在中国华南、西南与东南亚的台语支流传着大量的兄妹婚族源神话。这一神话最集中出现的母题包括“洪水”“兄妹婚”等。传承这些神话的民众视兄妹为本民族甚至人类的始祖。从搜集到的各类异文可以看出,不同台语支传承的此类神话分别受多民族文化与信仰的影响,在早期共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台语支兄妹婚神话的特色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其一是洪水的起因更为多元;其二是葫芦生人母题的变异与多次出现;...
2022年6月2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民文沙龙第42期“《格萨尔·贵德分章本》的抄本属性及其译者的贡献”在腾讯会议上举行。本期沙龙由民文所李连荣研究员主讲,杨杰宏副研究员主持。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下的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应筑基于多民族文学之上,形成对多民族文学的阐释能力。为消除中国当代文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隔膜状态,应进一步重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清它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基本关系。
《西南边》所展现的民族大历史书写在小人物的人生边上。那些既不是历史行动的主体,也没有特别体现历史情境限定的个体,隐含着清晰的人性意识,其个体生存体验因注入了时代变量而具有了普遍意义和历史张力。处在边地与“中心”、传统与现代、“革命”与“爱情”、生存“智慧”与率真性情之间的彝汉民众,既有对过往凉山的诗意寄托,也有对未来凉山的憧憬和希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