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相关记录102条 . 查询时间(0.967 秒)
2024年2月25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极端气候下大尺度森林火灾风险和火蔓延预测技术研究”的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韩志勇、李徐生课题组利用位于江西九江彭泽黄土记录,重建了过去35万年低纬陆地地区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序列。他们的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核心区的降水变化具有显著的2万年周期,为岁差主控的太阳辐射变化所驱动;同时,他们还发现在轨道时间尺度降水和温度的变化周期可能不一致。这一成果对于认识亚洲季风气候的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
2023年11月23日,中国工程院品牌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研讨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项目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贺克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迈克尔·胡德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基地,其隆起的高海拔大地形被称为世界屋脊,在我国气候变化、水资源供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收支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安全屏障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兰州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的研究。该研究围绕青藏高原对全球大气环流的调控,高原地-气耦合系统...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持续增加,气候变化存在“暖湿化”趋势,但对于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机理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过去更长时间尺度干旱区气候变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可以为理解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未来干旱区气候变化趋势提供背景依据。
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主办的“极端天气气候频发的气候变化背景和归因”研讨会于2023年8月18日在兰州成功举办,来自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本书首先系统总述了史前及过去2000年两个时段,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的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然后,就中国过去2000年的各个朝代,详细阐述了温度、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水文、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人类系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因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本书从气候系统稳定和社会发展双重需求的视角,对我国历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化石燃料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国际对比分析,并从生产和需求关联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所产生的碳排放,评估了我国对全球碳排放的责任、未来碳排放需求和减排潜力,提供了相应对策建议。
近期,兰州大学李国强教授牵头构建的“亚洲黄土释光测年与古气候代用指标数据集”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正式发布,用户可免费下载获取使用。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我区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2023年2月16日至17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处、自治区生态环境低碳发展中心先后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进行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调研。调研组一行围绕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程序、核查复查工作模式、技术支撑机构情况、企业月报和信息化存证情况、日常监管和审...
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亚季风环流不仅对东亚地区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研究全球变化和古季风演化的理想区域。因此,解译东亚季风演化历史及机制是广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其中,中晚第四纪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周期和驱动机制是古气候研究中的复杂问题。围绕黄土和石笋沉积虽已开展了众多研究,但关于主导周期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解决。如来自中国黄土高原的早期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呈现显...
近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刘玉芝教授、黄建平院士等在地学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发表了题为“Aerosol-cloud interaction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 overview”的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团队近10年来在青藏高原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黄土高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重点关注区域。为改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况,治理水土流失,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该工程实施二十多年以来,大量坡耕地被转化为草地和林地,区域植被覆盖水平明显提高,入黄泥沙大幅降低。植被建设可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地表反照率等对黄土高原水文气候...
烟炱(soot)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是由球形碳质颗粒组成的链状团聚体,包括内部的碳核和外部结合的有机物。烟炱颗粒广泛存在于气溶胶中,在大气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老化反应,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东亚夏季风的强弱会对我国的夏季降水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东亚夏季风的不确定性,我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最频繁、防御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提高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的预测能力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积雪作为重要的陆面强迫因子,对东亚夏季风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大量的研究都认为,高原的冬春积雪与东亚夏季季风呈负相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