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土木建筑工程 >>> 工程结构 >>> 杆件结构 薄壳结构 悬索与张拉结构 实体结构 结构设计 工程结构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工程结构相关记录1742条 . 查询时间(0.411 秒)
梅柳,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土木工程系副系主任,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C类,国际材料和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Laboratories and Experts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ys...
朱继华,教授,博导,欧盟玛丽居里学者。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耐久性、纤维复合材料回收与再利用、石墨烯材料改性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纵向科研项目,同时主持或参与多项重大横向科研技术服务项目。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出版著作2本、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被写入国际混凝土协会(FIB)Mode Code 2020规范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耐久...
周海俊,博士、教授、博导,荔园优秀学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深圳大学土木与和交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深圳大学城市智慧交通与安全运维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决策委员会委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工程力学学会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委员会(ASCE EMI SHMC)委员。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
张小刚,博士,教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开展工程结构检测、监测与鉴定;既有结构维修、加固或改造;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渣土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结构疑难杂症技术攻关及重大工程配套研究等技术咨询服务和科学技术研究。主编出版专业教材《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中国质检出版社(原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47.6万字。奖励与荣誉:广东省第七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1),广东省教育厅,201...
正交胶合木(Cross Laminated Timber,简称CLT)剪力墙结构具有资源可再生、装配化程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文章通过拟静力试验对往复荷载下CLT剪力墙的承载能力与变形模式开展研究。设计平台法和连续法建造的带半搭接节点的CLT剪力墙试件,通过对两种建造方法的CLT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往复荷载作用下,两种建造方法的CLT剪力墙试件的破坏模式、初始刚度、耗能能力和刚...
FEMA P-58作为新一代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可给出精细到构件层级的地震损伤后果。然而,评估所需多源异构信息缺乏有效组织与关联,知识难以共享及重用,导致评估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文章在对FEMA P-58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简称BIM)和本体的建筑抗震性能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本体对评估所需信息进行统一组织;...
文章提出一种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High-Static-Low-Dynamic Stiffness, HSLD)的新型三维隔震系统,由能提供正刚度并具有较大承载能力的斜置橡胶支座和提供负刚度的负刚度装置构成,静载阶段主要由斜置支座提供较大刚度以控制静位移,动载阶段由正负刚度装置联合实现较小隔震刚度减小加速度响应,克服了传统三维隔震支座低隔震刚度与高承载能力的矛盾。进一步对斜置橡胶支座和负刚度装置...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动力特性是影响结构风效应评估精度的重要因素,实测是获取实际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唯一方法并已有很多研究,但实测研究中出现较大振幅的情况仍极为少见。文章采用自主研发的无线加速度传感器,对高度280m的深圳卓越世纪中心北塔(ZCC)进行连续长期监测,得到10年来多次台风作用下ZCC结构顶部加速度响应时程信号。采用不同参数识别方法分别对ZCC在5次具有代表性的台风作用下的结构顶部加速度响应时...
2020年8月24-27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济南城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城凤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桥梁》杂志社承办。我校公路学院桥梁工程研究所赵煜教授、王春生教授、周勇军教授和朱伟庆副教授参加大会;赵煜教授、王春生教授参加了期间举行的理事大会。
马加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极端荷载作用下空间结构安全防护、核电站重要设备振动控制、机器学习等相关研究。
陈永盛, 博士,副研究员,籍贯:河南省南阳市,专业: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研究方向:A:结构试验方法与技术:混合试验方法、系统辨识参数估计、模型更新混合试验;B:结构抗震分析与仿真:结构破坏机理分析、多尺度建模与分析、参数识别模型修正;C:结构性态评估与韧性提升技术:结构易损性分析、结构抗震鉴定、隔震与耗能减震。
张柏玲,白城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结构工程;讲授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结构设计》。
据中国建筑最新消息,由中国建筑技术中心历经10年攻关研制的“中建万吨级多功能实验系统”,新近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垂向加载能力上万吨的六自由度工程结构实验设备,可为国内外工程领域巨型复杂结构进行足尺实验,避免因实验系统加载能力和空间不足导致的“尺度效应”,真实反映结构受力状态,从而科学客观地了解其力学性能。中国建筑技术中心介绍,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是研究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手段,从...
游春华,工学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湖南建筑科学研究院九所副所长,湖南特变电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特聘专家;主持各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损伤检测,高层结构设计。
段祺成,男,副教授;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会理事;主要从事钢结构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