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物理学相关记录1622条 . 查询时间(1.308 秒)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超快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负责人,国家“四青”人才,南开大学“百青”人才,获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资助,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014年获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导师:俞大鹏院士),曾荣获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和优秀博士论文奖。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诺贝尔奖得主Ahmed Zewail...
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蔡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微纳光子学研究,研究内容集中于电子-光子相互作用,极端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及其应用等。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Nat. Commun.,Adv. Mater., Nano Lett., Light: Sci.& Appl., 2D Mater., ACS Phot...
陈璟教授在他漫长的青春期游荡过许多地方,也不知不觉非常系统地完成了他的被教育。教授最自豪的是能在30岁之前出了趟国逛逛,读完了书,还顺便拿到了一些文凭,包括2个学士学位(应用物理和计算机工程)、2个硕士学位(凝聚态物理和电子工程)和1个博士学位。2008年10月他被南开大学聘为教授,并且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从此开始了他的科研教学育人的生活。 教授认为科研就是一种智力游戏(必须有趣、能...
程化,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近几年在Phys. Rev. Lett.、Light: Sci. Appl.、Optica、Adv. Mater、Phys. Rev. Appl.、Adv. Funct. Mater.、Adv. Opt.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薄方,南开大学,教授,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2002年,南开大学,理学和经济学学士;2007年,南开大学,理学博士。2013年至2014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 近期主要从事铌酸锂微纳光子学研究,在片上光源,耦合、传输控制、非线性光学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实现了高品质因子二氧化硅-铌酸锂复合微腔,单晶、多晶、周期极化、稀土离子掺杂铌酸锂微腔的批量制备。对铌酸锂微腔共振波长的主动调...
陈树琪,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在国际上提出少层人工微结构新概念,系统地开展了少层人工微结构光场调控理论、实验和潜在应用研究。在Phys. Rev. Lett.、Light: Sci. & Appl.、Optic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Elsevie...
陈志刚,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陈志刚教授曾于2009年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Fellow),2015年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光子器件。
廖益,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当前研究兴趣(1) 有效场论及其应用。(2) 中微子物理。特别是中微子振荡, 不含中微子的双贝塔衰变及高能对撞机上中微子参与的物理过程。(3) 暗物质。可能的暗物质粒子及其探测。(4) 超强电磁场中的粒子物理过程。曾研究过的专题(1) 非粒子(unparticle)的物理。研究其唯象学和基本理论所有方面。(2) 非对易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及唯象学。(3) Hig...
田建国,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光子学及固体光谱。
许京军,物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于南开大学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凝聚态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研究,曾在美国、德国、奥地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个学术机构学习工作。
肖志刚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1991.9-1995.7 学士学位,物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95.9-2001.2 理学博士,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领域为原子核物理,实验核物理。
熊启华教授,1993/09-1997/07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 学士;1997/09-2000/07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硕士,导师:李民乾教授;2000/09-2006/06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博士,导师:Peter Eklund教授;工作经历:2006/06-2009/06 哈佛大学 博士后,合作导师:Charles Lieber教授;2009/06-2014/0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物理与...
金奇奂,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在开发一种带有囚禁离子的量子器件,用于量子信息处理,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开发一个足以解决现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的量子器件,是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最重要的任务。在过去几年,我们在清华主要研究用离子阱系统来开发这样的量子器件。评估一个量子系统所具备的量子计算潜力基准主要有如下三点:1)单个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2)一定数量的量子比...
赵永刚,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主要探索新型电、磁材料及不同体系的人工设计/组装的异质结构中电性、磁性和磁电之间耦合的新奇现象,揭示产生这些新奇现象的物理机制,拓展和深化对电性、磁性和磁电之间耦合的认识,并致力于展示其在应用方面的潜力。目前涉及的材料体系有多铁、磁性/庞磁/巨磁电阻、铁电和介电、超导等。
徐勇,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研究领域为理论和计算凝聚态物理、第一性原理材料计算与设计、拓扑绝缘体、拓扑量子物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