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力学 工程传热、传质学 燃烧学 多相流动 工程热物理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工程热物理相关记录382条 . 查询时间(2.123 秒)
2021年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青年创新促进会与研究所科技处共同举办了传热基础研究学术沙龙,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郭江峰研究员、蔡军研究员、李勋峰研究员作为该研究方向代表参与到了学术沙龙的讨论中。
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指挥部坚强领导和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能源动力研究中心项目团队争分夺秒、排除万难,在不平凡的2020年,全力推进首套试验平台项目实施进程。2021年1月18日,燃烧室试验平台CC02-A全温加压单筒燃烧室试验台首次点火一次成功,标志着CTF#1燃烧室试验平台项目稳步进入动态调试阶段。
近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研究所循环流化床技术研究集体荣获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为获奖者代表颁奖。
2020年12月4日,研究所研发的“MW级超低NOx煤粉预热燃烧技术”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该技术的MW级试验测试报告表明,输入热功率为1.88MW时,燃烧效率为99.39%,NOx原始排放浓度为49.09mg/m3(基准O2含量:6%)。来自国内煤燃烧技术主要研发机构和三大动力集团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在不借助烟气脱硝手段条件下,率先在国内外实现煤粉的高...
航空发动机应用于高空,飞行跨度较大,温度剧烈变化,温差在少十度甚至到上百度。与此同时,大气环境产生剧烈变化,增加了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要求。与地面环境相比,万米以上高空的散热条件恶劣。空气密度随海拔的递减又对活塞发动机提出了增压要求,从而给热管理系统引进了增压中冷这一新的热源,进而增加了冷却系统的负荷。这些因素制约着航空活塞发动机性能的提升和轻量化的发展,成为了困扰航空活塞发动机技术突破的瓶颈之一。
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的2020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交流会于2020年11月27日至11月29日在广州召开。
近日,中科院先导专项水泥窑炉低NOx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宁夏胜金2500t/d水泥窑炉示范工程实现试运行并进行了第三方测试,在SNCR正常投运条件下,水泥窑炉NOx排放低至80mg/m3。
近日,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吕清刚等于2018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新型660 MW超超临界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究”成功入选 “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这是研究所研究成果首次获得该殊荣。
2020年11月11-1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到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试验基地调研。张涛一行参观了青岛试验基地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展,听取了基地一期、二期建设的总体规划、研发与产业化进展,实地查看了无人机实验室、涡喷/涡扇发动机试车台、发动机高空试验台等平台的建设、调试及试验情况,详细了解了轻型航空发动机及高性能无人机研制过程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及研究突破进展。
工业过程对工艺蒸汽的需求量大,统计表明30%的工业能耗用于生产工艺蒸汽;2015年我国工业余热资源约为3.4亿吨标煤,余热回收率不足50%,大部分工业余热以烟气形式直接排放。提升低温烟气余热品位、制备工艺蒸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非晶材料(包括玻璃、高分子材料、胶体乃至颗粒材料等等)的使用贯穿人类文明,是凝聚态物理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属玻璃在上世纪5,60年代成为非晶体系新成员后,因其一些优异的力学、化学和物理性质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非晶态材料的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多尺度结构特征为其带来独特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力学变形机制(如剪切带为代表的失稳模式等)。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以其“功率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之一。向心涡轮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关键做功部件,其转子叶片具有“平均展弦比小、叶顶间隙相对尺寸大”的几何特点,因此易使叶顶间隙泄漏损失增加,并对系统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近日,我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李为臻研究员、乔波涛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合作,在高稳定Pd基甲烷燃烧催化剂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以镁铝尖晶石(MgAl2O4)为载体,通过添加非还原性氧化物(Al2O3, ZrO2, SiO2)抑制Pd的过度氧化,实现了Pd纳米粒子的高水热稳定性。甲烷催化燃烧因在洁净能源转化与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负载Pd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具有优异的...
2020年,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新技术实验室研究员田振玉研究团队初步揭示CO在CuO(111)表面的催化氧化机理及催化剂表面缺陷位在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结合研究团队前期提出的CO在Cu2O(111)表面的氧化机理计算工作及实验工作,深入揭示CO在铜基氧化物表面的反应机制,并提出对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
近日,工程热物理所新技术实验室田振玉科研团队初步揭示了CO在CuO(111)表面的催化氧化机理以及催化剂表面缺陷位在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结合课题组前期提出的CO在Cu2O(111)表面的氧化机理计算工作及实验工作,更加深入地揭示了CO在铜基氧化物表面的反应机制并提出了对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燃烧领域顶级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