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制药工程 >>> 农药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农药工程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7 秒)
开展绿色农药制剂的研发,提高药效,减少有机溶剂等有害助剂的使用。重点研发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等水基化制剂和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固体乳剂等干制剂。4年内研发绿色新剂型30个以上,产业化应用10个以上,绿色制剂产能达到5000吨/年,减少芳烃溶剂3000吨/年。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绿色农药新品种及主流品种新工艺的研发,设计原子经济性好的合成路线,研发环境友好原料、溶剂和催化剂替代有毒有害物质;开发连续化、集约化技术及装备;研发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催化加氢技术、催化氧化技术、氯化技术、硝化技术、氟化技术、杂环合成技术和手性合成技术等。4年内研发清洁生产技术8项以上,产业化技术4项以上。通过以上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三废减排90%以上,制定出4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生物合理设计、组合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及高通量筛选等研究,并与分析与安全评价平台协同,发现和优化高活性、安全的候选农药,重点进行含氟、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4年内合成和筛选新化合物2000个以上,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候选农药40个以上。对已有很好研究基础的噻唑类和Strobilurin类杀菌剂候选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功绿色农药新品种10个以上,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围绕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等问题,针对生物农药创制、农药微生物高效发酵技术、农药植物集约化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稳定高效生物农药制剂技术等迫切需求,开展生物农药新产品创制、生物农药高效制备以及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及装备开发等方面研究,突破基于新功能活性化合物挖掘和改造、纳米微胶囊农药制剂、高密度发酵和低排放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发绿色制剂加工、农药微生物发酵等工业装备,...
研究果胶阿霉素大分子前药纳米传递体系(PDC-M)的体外抗肿瘤效果与体内药代动力学. 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检测了PDC-M在血清中的稳定性, 采用溴化四唑蓝比色法(MTT法)评价PDC-M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过程,采用细胞划痕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PDC-M对SMMC7721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2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玉米植株和土壤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J9Z38残留量的方法,明确了种子处理方式下两种化合物的消解动力学。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QuEChERS方法处理后,进UPLC-MS/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1、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溴氰虫酰胺和J9Z38在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1...
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克百威和三唑磷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纯化,通过对反应模式、工作浓度、包被缓冲液、有机溶剂、离子强度、pH值等条件优选,建立优化的ELISA分析方法,对克百威和三唑磷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0.009ln(x)-9.9293(R2=0.9959)和Y=19.486ln(x)+39.752(R2=0.9945),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20ng ·mL-1和1.69ng ...
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CE-LIF),对灭除威(XMC)、混杀威(2, 3, 5-trimethacarb)和灭虫威(mercaptodimethur)等3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了研究.在碱性条件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水解产生甲胺并与荧光衍生试剂4-氯-7-硝基-2,1,3-苯并二唑(NBD-Cl)发生衍生化反应,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对影响水解、衍生以及毛细电泳分离的因...
为提升杀虫剂防效, 减少杀虫剂用量, 提高农产品安全, 本研究采用虫体浸渍法研究了阳离子助剂1227和C8-10及有机硅助剂Breakthru S240对高效氯氰菊酯、 毒死蜱和溴虫腈在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上的增效作用, 并测定了3种助剂对清水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1)供试助剂在两试虫上对3种杀虫剂均有显著增效作...
为探讨载毒死蜱液晶体系形成规律,研究了有机溶剂种类、温度、正构醇碳数及无机盐对液晶相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苯(毒死蜱溶剂)环上取代基,有利于液晶“骨架”的形成及维持;高温导致液晶相形成及消失时,体系含水量均上升;随醇链的增长,体系形成液晶相所需最低含水量增加缓慢,而液晶相消失时的最高含水量则先上升后下降;添加无机盐,体系液晶相消失时所需最高含水量随阳离子水合半径降低而降低,说明液晶相结构易于破...
概述了一些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活化作用及研究除草剂代谢对新除草剂创制的重要性. 除草剂代谢研究与创制新除草剂的前期研究相结合,为新除草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可加速新除草剂的开发进程,提高了新除草剂研制的命中率. 此外,论述了基于一些高毒农药代谢特性来改造母体农药的结构,能获得高效、低毒的前体农药.
利用正硅酸乙酯在W/O乳液中的原位水解聚合,成功制备了包埋井冈霉素的二氧化硅载药空心微球. 对所得产品进行了SEM, XRD, FT-IR和粒径分布等分析,结果表明,载药空心微球粒径分布窄,范围在7.5~15 mm,球状形貌良好,具有空心结构,呈无定型态. 热重分析表明载药空心微球的药物负载量约为31.9%(w),缓释溶出实验显示载药空心微球药物释放持续时间约240 min,最终释放量达总载药量的...
采用压电石英微天平技术研究了有机农药甲基对硫磷在经硬脂酸改性前、后纳米TiO2上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能提高纳米TiO2对非极性有机农药的吸附量,甲基对硫磷分子在改性后的纳米TiO2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最大吸附量Г∞为1.4×10-3mol/g,吸附常数k为5.5×105L/mol;亲脂性农药可与硬脂酸改性后的纳米TiO2形成稳定的复合体,复合纳米TiO2农药制剂可在太阳光...
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四级逸度模型方法建立了北京地区HCHs的归宿模型. 模型模拟了1952~2003年间每年的HCHs迁移通量和残留量, 对计算所得各环境相中HCHs浓度值与各时期实测浓度进行的验证表明二者吻合较好. 1952~1983年间, 平均每年由农业施用进入研究区域环境中的HCHs约为130 t, 随气平流输入量620 t, 二者占总输入量的90%; 界面间迁移过程中, 气-土沉降...
陈吉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88年和1997年先后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德国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合作研究。现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课题组组长,中国毒理学会分析毒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色谱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