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工学 领域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413 秒)
李子扬,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副主任,地面系统工程技术室主任。
姜鲁华,男,研究员,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科学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专业分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获得者。
欧阳光洲,男,高级工程师,现任中科院卫星导航专项总体部办公室主任。
  刘先志,力学家、工程教育家。长期从事力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组织工作。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振动力学、传热学、应用数学和机械工程 等许多领域中都进行过研究工作,并作出了贡献。
荣科,金属冶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冶金材料和铸造工艺研究。在球墨铸铁工艺创新,大型复杂铝铸件工艺研究,变型高温合金立足国内和以高温合金精密铸造代替变形合金制造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铸造高温合金的系列研究,突破镁铸件关键技术等方面作出了贡献。尤其是航空发动机气冷空心一级涡轮叶片铸造工艺的研究成功,为我国新型飞机试制成功和投入批量生产起了关键作用。他还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研究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
沈元,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航空教育家。早年留学英国的博士论文,被赞誉为是一项创造性的成果,对当时航空科学在高亚音速领域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从40年代起,从事航空工程教育和行政管理工作。50年代以后,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中国航空高等学府的建设中,跟踪科技发展,预见建设需要,开创新专业,建设新实验室,设立前沿学科的研究课题。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积极倡导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为北京航...
文传源,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家和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研制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为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珽,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专家。50年代中期创办了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70年代末创办了该校系统工程专业。编著的《决策分析》是国内较早全面介绍这个分支学科的学术专著。他的研究重点为多目标群(多人)决策理论和方法,他的研究特点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致力于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在多目标决策、群决策、多层决策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郑维敏,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专家。长期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创办了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与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学术思想活跃,曾提出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柔性环境下的建模、优化及决策等新概念和原理。富于开拓精神,将系统工程与生物科学及水稻育种相结合,开拓了“作物遗传过程建模与控制”的新领域
 张謇,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创办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开中国纺织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纺织原料供应基地,进行棉花改良和 推广种植的工作;以家乡为基地,努力进行发展近代纺织工业的实践,为中国民族纺织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达,冶金工程技术专家,我国冶金科技领域的带头人之一。在抗日根据地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将白口生铁铸件韧化处理加工制作炮弹;为了生产 灰口生铁,创建了故县铁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主持和指导了太原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和改造以及武钢转炉炼钢的技术攻关;将钢铁研究院建成冶金新型材料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基地,研制出为国防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急需的重要金属材料。与此同时,为培...
王建强,1968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96年获东北大学材料物理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科院金属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2001年分别在香港裘槎基金会、德国马普学会资助下,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城市大学、德国马普金属所工作。近年来,他一直从事新型亚稳材料及快速凝固技术的研究,集中于亚稳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
冼爱平研究员 1982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金相专业,1985年和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 — 199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冶金及材料科学系工作两年。已在国内外发表30多篇论文,获6项中国发明专利。主要研究领域为先进材料的连接技术,钢中的氢行为,以及先进的材料制备工艺等,目前主要从事微电子互连材料及工艺的研究,包括无铅电子钎料,高强高导引线框架电...
彭晓, 研究员, 1967年9月生。1996年1月于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8年5月—1999年9月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年10~2001年10月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受邀于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材料表征中心及燃烧实验室,从事科学与应用研究。2002年...
王绍青, 1963 年 7 月生于河北省邢台市。 1984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 1989 年和 1992 年于中科院金属所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于叶恒强院士。 1992 年 5 月至 2000 年 10 月在中科院固体原子像开放实验室工作。 2000 年底随原实验室并入新成立的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至今。其间,于 1996 年获日本科学技术厅资助以 STA 研究员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