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作物学 四川省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247 秒)
全院内设机构23个,在职职工200人,研究员23人,博士、硕士60人。重点开展水稻、甘蔗、小麦、玉米、油菜、甘薯、蔬菜、果树、中药材、水产、畜牧、食用菌、花卉、农产品加工、数字农业等科研,是内江农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成果转化的科技阵地;有四川致富种业有限公司、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等国有农业科技转化实体和一批科技人员兼职创办的农业企业,是内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基地;有一批从事农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分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川北农业试验站。长期从事甘薯、花生、玉米、油菜、水稻、大豆、小麦等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在“十五”“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中,均位列全国“百强”农业科研机构和“十强”地市农业科研院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川南分院(即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以生物技术为手段,从事水稻、玉米、油料、高粱、烤烟、蚕桑、茶叶等作物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有一办两部三中心十个研究所共16个内设机构。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62年,前身为1938年建成的四川省稻麦改良场绵阳分场,至今已有78年历史。现有在职职工102人,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具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优专家、市级拔尖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17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49人,中级职称27人,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43人。
单位前身为1936年由“四川省政府”组建的“甘蔗试验场”,1937年与四川其他农事研究机构组建进入“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正式成立了内江专区甘蔗试验场(内市委〔60〕035号),1972年更名为四川省轻工业局甘蔗科学研究所(川革函〔1972〕155号),1978年更名为四川省制糖糖料工业研究所(川轻政字第〔81〕号),2008年更名为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川编办〔2008〕7...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根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经内江市委市政府批准建设的中药创新团队。现有科技人员9人:其中研究员1人,林业高级工程师1人,助理研究员3人,工程师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专业技术人才5人。承担省级科技项目8项,市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专利授权5项、发表论文10余篇。
水稻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7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4人、中级5人,博士1人,硕士7人。团队现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省优秀专家1人;市拔尖人才2人,学科带头人2人。
小麦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1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2人,黄辉跃研究员先后获取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内江市省突出贡献杰出人才等荣誉。 主要从事小麦育种及配套技术研究,现主要承担国家育种攻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内江综合试验站、四川省麦类作物创新团队、四川省麦类育种攻关、内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资中、威远、东兴、南部、安岳、简阳、通江等县区建有示范基地14...
甘蔗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0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1人,中级3人,硕士3人。甘蔗研究所所长杨建研究员为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
农业新技术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7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2人,中级6人,硕士4 人,在读博士2人。常年试验地100多亩,拥有米质分析、稻瘟病实验室、资源贮藏室等用于开展种质资源保存、育种及其他研究必备的设备条件。
玉米研究所现有科技人员11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3人、中级2人。主要开展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农业技术指导与服务、农业新技术培训、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近年拓展了鲜食玉米育种及其他生态区玉米新品种选育种。
生物质能源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重点建设的高起点、高定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 现有科技人员9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2人,硕士3人。主要从事木本油料和中药材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目前开展了小桐子、毛叶山桐子、花椒、油茶、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和吴茱萸、半夏、一支箭、天冬、黄精、金银花、枳壳等中药材研究。建所以来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研...
油菜研究所以原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旱粮研究室为依托,于2017年成立,现有技术人员5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1人、中级2人,硕士1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内江市最美青工、“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荣誉称号1人。
为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利用凉山地区作为四川省马铃薯主产区的独特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马铃薯应用理论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2015年10月,西昌学院与四川大学共建校级联合科研平台,即“马铃薯功能基因组及应用联合研究室”( 以下简称联合研究室)。联合研究室的建立旨在利用四川大学在人才、技术、学科点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西昌学院马铃薯科研攻关战略规划,对马铃薯自身代谢功能与抗旱、抗虫、抗病等抗性机理进行理...
苦荞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由西昌学院和西昌航飞苦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实验室立足凉山的苦荞麦资源优势,开展苦荞麦资源研究与利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和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为苦荞麦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支持。实验室依托攀西地区特色资源苦荞麦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系统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推广,在苦荞麦综合利用方面获得了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随着多项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