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学 天体物理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042 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公布了2020年度52家建设运行期满5年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综合评估结果,依托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建设的新疆射电天体物理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
近期,国际天文界最具影响力的综述期刊Annual Review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评》,简称ARA&A)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撰写述评文章,对太阳系外行星统计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这篇题为《系外行星统计及其理论意义》(Exoplanet Statistics and Theoretical I...
2021年5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公司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首批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探测到能量得到peV(1015电子伏特)的光子,这是人类至今探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内超高能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
近日,上海天文台陈亮研究员和合作者张冰教授对此问题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构建了磁主导喷流的通用解析模型,定量解析地刻画了喷流的所有性质(包括磁场、速度、密度、电流和电荷等的三维分布),也就描述了喷流的产生、加速和准直整个过程。该工作以“天体物理磁主导喷流和风的解析解:喷流的产生、加速和准直(Analytical Solution of Magnetically Dominated Astrop...
2020年10月12日,中国天文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开幕式上,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王建民研究员获颁中国天文学会第四届“黄润乾天体物理基础研究奖”(以下简称黄润乾奖),中国科学院周又元院士与李惕碚院士为其颁奖。颁奖仪式后,王建民做了“反响映射观测:从黑洞质量到宇宙学距离测量”的大会邀请报告。
星系团作为宇宙中质量最大的结构,包含几百至几千个被暗物质引力势阱束缚的星系。在星系团中心通常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些黑洞能够吞噬周围的物质,并将部分物质转化为光子和离子的爆发,这种爆发被称为活动星系核反馈。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邱宇及合作者2020年5月4日在《自然·天文》杂志发表题为“星系团模拟揭示包含宇宙尘埃的纤维状冷气体结构的形成”的论文,通过辐射-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活动...
被诺贝尔奖得主William A. Fowler称为核天体物理“圣杯”反应的12C(α,γ)16O在恒星核合中是最关键的一个核反应。该反应的快慢直接影响恒星的演化进程,所以对它的精确测量被公认为是核天体物理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2020年4月21日,12C(α,γ)16O的最新研究成果“Constraining the External Capture to the 16O Ground Stat...
著名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国哈佛-斯密松天体物理中心资深天文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M. 里德(Mark Reid)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郑兴武教授联合撰写的题为“银河系新视野”的封面文章,总结了由他们两人及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K. 门滕(Karl Menten)教授所领导的国际团队历经15年时间对银河系结构潜心研究的成果。该团队用甚长基线干涉(Very long baseline ...
2020年1月16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天体物理杂志增刊,最新影响因子为8.311)在线发表了题为“Line Lists for the X1Σ+ State of CS(CS分子基态的光谱)”的研究论文,此项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侯世林以及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魏正兴共同完成,这是目前我校在该期刊发表的第一篇...
一个多世纪前,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微引力透镜现象,即背景恒星的光在经过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一个天体时会受到其引力作用发生偏折而成为两个像。近年来,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领导国际团队在天体微引力透镜研究中取得突破。他们使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光干涉阵(VLTI)的GRAVITY仪器,第一次成功地分辨了微引力透镜双像,并精确测量了爱因斯坦角半径这个关键参数。...
2019年4月24日,北大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校友徐思遥荣获2019年Cecilia Payne-Gaposchkin天体物理博士论文奖。该奖项于2015年由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天体物理分部所建,并由Heising-Simons基金会资助,每年评出天体物理领域的优秀博士论文。徐思遥曾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的博士研究生。在张冰教授指导下,徐思遥于2017年完成关于天文环境中磁流体湍流课题的研究,并...
2019年4月24日,北大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校友徐思遥荣获2019年Cecilia Payne-Gaposchkin天体物理博士论文奖。该奖项于2015年由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天体物理分部所建,并由Heising-Simons基金会资助,每年评出天体物理领域的优秀博士论文。
2019年4月2日至4日,第五届澳大利亚-中国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罗近涛参加会议并做大会邀请报告。在4月2日下午的大会邀请报告中,罗近涛向参会专家介绍了国家授时中心概况、洛南40米射电望远镜的主要参数,以及围绕脉冲星计时观测系统建设开展的高性能脉冲星终端研发进展、毫秒脉冲星计时观测和数据处理进展、其它脉冲星科学观测研究进展等,并着重介绍了对毫秒脉冲星...
2019年4月2日,中国天文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的评选结果,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两项成果入选。本次评选活动征集参选成果共计20项,其中参选“天文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的成果11项,参选“技术及设备发展和工程进展类”的成果9项,一并推荐给全国各有关天文单位的评选专家进行网络投票,共收到有效投票215张。本次活动评选出“天文基础和应用基...
2018年10月29日,装载着“极光计划”的立方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11月6日,探测器首次加电并自检成功;12月18日,第一次开启高压进入运行模式,成功探测到了空间X射线和带电粒子触发的径迹,说明探测器工作状态正常,验证了新一代偏振探测技术应用到空间天文中的可行性。“极光计划”是由清华大学牵头研制的空间天文X射线偏振探测实验,采用了新一代的核探测技术,试图打开天文X射线偏振观测这一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