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能源地理学 能源计算与测量 储能技术 节能技术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能源系统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物 能源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316条 . 查询时间(2.229 秒)
黄智聪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无线电能传输机理及应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和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建模与控制,相关研究获国家级、省部级及校企合作项目支持,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18年入选首批中国澳门特区“澳大濠江人才计划“,2019年获IEEE电力与能源学会APPEEC会议最佳论文奖,2021年获I...
惠东,男,1968年10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力储能委员会(IEC-TC120)委员。研究方向:大规模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分析与...
孔艳强,男,1989年11月生,汉族,山东人。2018年在华北电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2020年在华北电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任教,并特评为副教授;2021年受聘为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吴仲华学院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入选2018年度人社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博新计划”、北京市科...
张衡,男,1991年1月生,汉族,湖北仙桃人。2019年6月在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入选了2021-2023年度北京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1年7月留校任教。担任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
陈磊,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电站冷端系统节能创新方面的研究,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研究兴趣扩展至储能领域,包括储热、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电池)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0余篇。担任Applied Thermal Eng...
张汉飞,男,1986年1月生于内蒙古凉城县,中共党员。2008年7月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保送到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并于2011年3月获工学硕士学位。于2011年5月入职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曾担任核电站工艺系统设计师和主厂房布置司令员,以及常规电站工程主设人,获得工程师职称。于2017年11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意大利比萨大学能源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杨鹏博士于2016年在德国不来梅雅格布大学(Jacobs University Bremen)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多酸化学家Ulrich Kortz教授,主要从事钯多酸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主客体化学及其在无芳烃汽油生产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同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KAUST)...
郭自洋,男,1988.10出生,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招生专业为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研究方向为新型储能材料和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和锂-空气电池。
狄亚格,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在汽车动力领域,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实战经验。2020年加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后,主要从事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减排、电气化和智能化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180次。研究方向:无碳/低碳燃料发动机基础燃烧及喷雾理论研究;车用动力总成系统节能、电气化及智能化研究;智能汽车电子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
2022年4月26日,浙江大学新能源与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简称新能源中心)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在线上开展了储能相关技术交流与对接。比亚迪电科院院长尹雪芹、研发总监曹虎,浙大新能源中心主任陈敏教授,万灿、杨永恒研究员等参加了交流。
刘炳成,男,1975年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邮箱:bingchengL@163.com,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并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气候变迁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于立军,男,1997年8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上海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节能评估与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交大医院能源管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能源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智慧电厂、中低温发电技术、能源管理。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加国家863计划3项,出版《走进能源》《两岸能源合作研究及机制设计》《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周会,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职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碳中和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体包括: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废弃物的水热/热解/气化、木质素化学;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原位二氧化碳吸收强化制氢、催化-吸收双功能材料、二氧化碳加氢、干重整;可再生氢能的生产与存储:碳氢化合物重整制氢、甲醇储氢;能源领域的多相催化:二维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原位表...
亓伟,1982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2009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任高级助理。致力于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机理方面的探讨,包括:生物质酸水解/高温液态水水解工艺的开发、水解过程中反应机理的探讨、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工艺过程中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能源最优化利用的研究以及生物质生化转化处理反应装置的开发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朱冬生,1964年2月生,1991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2013年4月起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莫纳士(MONASH)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华东理工大学“中石化学者”、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