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化学 北京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544 秒)
气溶胶消光引起的大气能见度下降是气溶胶污染的一个显著环境效应,量化气溶胶化学成分的消光贡献是大气污染防控研究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辛金元研究员团队利用2012-2013年北京地区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和黑碳仪的长期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与不同气团来向控制条件下气溶胶化学成分消光贡献演变特征。基于中午前后细颗粒物在混合层内均匀分布的特征,提出了新的大气混合层整层气溶胶消光系数(σ)的计算方...
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及与边界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厘清重污染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北京城市边界层内大气污染物的垂直分布特征,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雷露博士和孙业乐研究员等依托于北京325米气象塔,利用飞行时间颗粒物化学组分监测仪(ToF-ACSM),首次对北京城市边界层内PM2.5的化学组分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实时在线测量,获取了地面、140米及240米三个高度上的污染特征以及60组颗粒...
2020年春节期间北京污染过程上文已经有所分析(参见昨日微信)。本报告是对2月份以来,重点是对元宵节直到今日的重霾污染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本人课题组观测和合作伙伴共享,但都已经过了质量控制。
湿清除过程是大气气溶胶和污染气体最有效的清除方式之一,可以分为云内清除和云下冲刷。许多研究指出污染较重的地区,云下冲刷的贡献大于云内清除,且不同组分间云下冲刷的贡献各不相同。云下湿清除系数(BWSC)是描述云下湿清除过程的重要参数。目前大气化学传输模式(CTMs)对于云下湿清除的表征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目前数值模式对湿沉降的模拟存在着显著的误差。大气所葛宝珠副研究员和徐丹卉博士生基于长期连续的降水分...
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三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新粒子生成与二次气溶胶增长机制”“磁性纳米材料构筑与多功能调控”荣获自然科学二等奖,“药物新制剂中乳化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黑碳(BC)是含碳的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通过改变直接辐射强迫、与云的相互作用、雪冰反照率以及相关反馈机制,显著影响大气与雪冰介质的能量平衡,对地球的气候系统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活动产生的重要气候强迫因子,黑碳气溶胶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聚集可能加速冰川消融,从而进一步威胁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
2019年8月15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在官网公布了2019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 Fellow,后简称AGU会士)评选结果,共有62位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家当选。其中三位在中国大陆工作,包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朱彤获北京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德国伍珀塔尔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9年任北京...
挥发性对于气溶胶颗粒的大气寿命和质量浓度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气溶胶的挥发性的认识还相对匮乏,尤其是在诸如华北等污染相对较高的区域。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秀辉副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曾晓成教授和Joseph S. Francisco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高度污染地区颗粒物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8, 140, 11020和《Angewan...
2018年6月11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CSAE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评审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以及来自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和标准起草组成员出席了本次评...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学院谢周清教授带领的雾霾关键污染物形成的大气化学机制攻关团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Isotopic constraints on heterogeneous sulfate production in Beijing haze”为题发表在国际大气环境权威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该项研究首次通过17O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
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大气污染物经常呈现垂直分布不均匀现象。如霾天登山,山顶空气清新,能见度好,但山下城市灰蒙一片。在市区,也通常出现“抬头蓝天低头霾”现象(图1)。为深入了解北京城市边界层内大气污染垂直分布特征,中科院大气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北京325米气象塔为依托,利用吊舱系统(图2)对两次重污染过程中颗粒物总消光系数、黑碳和NO2进...
陈琦,2014年9月起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员,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2011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11至2014年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以环境烟雾箱实验、观测、模型模拟为手段,从事亚马逊原始雨林颗粒物成分与来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有机气溶胶的全球传输与模拟等方面的研究。研...
陆克定,男,1981 年12 月生,四川南充人,理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化学。基于测量和模拟研究,主要关注典型大气环境中自由基的来源和转化以及相应大气化学机理的研发,致力于从化学的角度解读区域二次污染的形成机制机理。主要研究方向:(1)大气自由基及相关活性物种测量技术的平台建设,主要包括激光诱导荧光LIF(HOx)、腔增强CEA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