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气候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气候学 变化趋势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247 秒)
2024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海洋动力热力过程课题组杜岩团队,在赤道太平洋海洋动力长期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ntensification of Pacific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over the recent three decades”为题,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
干旱是造成植被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干旱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会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更高的森林死亡。目前的植被-干旱耦合研究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植被响应干旱的最佳时间尺度(反映植被对干旱敏感性的一个关键指标),要么考虑了干旱时间尺度但忽略了干旱尺度的时间演变趋势,或考虑了植被-干旱敏感性的时间演变趋势而未能考虑干旱时间尺度的影响。在考虑到过去三十年植被对干旱的最佳响应时间后,植被对...
东亚夏季风系统作为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其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有很强的年际变率,导致有些年份夏季风可以影响到某个区域,而有些年份则不能。这种由夏季风南北波动造成的年降水量梯度最大的区域称为东亚夏季风气候过渡带。过渡带地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也是季风降水向非季风降水的过渡,具有很强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 以往研究显示,未来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夏季风强度增强,并伴随季风区降水的...
东亚夏季风系统作为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其强度和影响范围均有很强的年际变率,这就导致有些年份夏季风可以影响到某个区域,而有些年份则不能。这种由夏季风南北波动造成的年降水量梯度最大的区域就称之为东亚夏季风气候过渡带。过渡带地区是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同时还是季风降水向非季风降水的过渡,具有很强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
2020年8月24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陆地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状态的最新监测信息。
雅砻江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径流变化将直接影响雅砻江梯级水库群运行安全和发电调度,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雅砻江流域径流的影响十分必要。
利用中国825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的逐日地表温度和气温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地区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减气温)的时空分布以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多年平均的年地气温差西部大部地区及华南部分地区在2.5℃以上,而中东部大部地区在2.5℃以下。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对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气候和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剧烈,下垫面情况复杂多样,地气相互作用激烈,但以往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研究中,很少考虑复杂地形的作用。近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课题组将此前改进的考虑地形拖曳作用的有效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引入到了SEBS模型中,再结合分析气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得到了青藏高原地区2001~20...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研究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对认识和理解青藏高原气候和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剧烈,下垫面情况复杂多样,地气相互作用激烈,但以往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研究中,很少考虑复杂地形的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耀明课题组将此前改进的考虑地形拖曳作用的有效粗糙度参数化方案(Han et al., 2015)引入到了SEBS模型中,结合再分析气象数据和卫...
北极,不只是一片童话中的银色世界,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李院生表示,北极的变化不仅与我国联系紧密,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未来航运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中国陆地上空的水汽含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变小,类似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121个探空站1971~200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年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为P=44.385(W-2.66),R2=0.8293。式中,44.385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2.66可视为水汽变雨的起征点,公式的物理意义简洁清楚。随着平均水汽含量和平均降水量的增大,降水效率先快...
700万平方公里陆地特别是新疆半个世纪的气候变化、冰川变化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气温、地温上升--→冰川加速融化--→冰川融水参与当地水循环--→当地降水量增大”这样的因果逻辑关系成立;在外来水汽不增反降的背景下,半个世纪以来南疆的降水增幅高达50%左右、北疆的降水增幅高达30%左右,这是本文论点成立的三大铁证。通过研究分析,新疆本地的气象专家李霞、任宜勇等早在2005年就已经认识到新疆近几十年来降...
一般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蒸发也应该呈现出增强的趋势。然而,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普遍呈下降的趋势。一些研究推测,工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颗粒物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农田灌溉、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因素也可能通过影响气象要素的观测值,进而可能误导我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此外,关于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侧重于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手段,用水分蒸发的...
大西北内流区总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科研课题,它关系到大西北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根据水量平衡公式、现代水文监测与计算、历史记载和有关科学考证等资料,作者推测“大西北的总水量在不断减少、水分入不敷出”,并认为这是自然形成的、天生的,作者还分析了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和任其发展的可怕后果,结论是南水北调大西线不得不建。
通过构建能同时考虑全省受旱范围(面积)和不同等级干旱强度的区域干旱指数,用异常指数划分出云南中、重和特旱年份,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研究了云南春夏连旱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云南春夏连旱重灾年与多年平均200hPa与500hPa环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平均出现频率是:特旱20a一遇,重旱以上10a一遇,中旱以上5a一遇;目前云南可能处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