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大气科学 末次冰消期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17 秒)
末次冰消期(距今约1.9-1.1万年),东亚季风区的植被和气候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在轨道尺度长期变暖趋势上,陆地生态环境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进一步奠定了东亚季风区现今的气候环境格局;同时,出现了多次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导致植被和气候在短短几百年内急剧变化。
末次冰消期(距今约1.9-1.1万年),东亚季风区的植被和气候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变化:在轨道尺度长期变暖趋势上,陆地生态环境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进一步奠定了东亚季风区现今的气候环境格局;同时,出现了多次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导致植被和气候在短短几百年内急剧变化。
末次冰消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全球大升温期,对其升温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未来的全球变暖趋势。现代观测显示,全球因温室变暖而产生的过量的热有近四分之三被南大洋所吸收,并通过翻转环流向北潜沉输送到了海洋内部。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作为全球最大的“热机”,它与南大洋之间的热耦合过程在全球的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海气遥相关过程在末次冰消期全球升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晰。
青藏高原中部位于印度季风和西风影响的过渡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开展季风演化和季风/西风相互作用研究的理想场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领衔的湖泊与环境变化团队博士后马庆峰等人基于高原中部当惹雍错沉积岩芯花粉资料,进行了植被、气候重建和区域对比研究(图1)。研究发现距今1.61万年以前,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被草本植物覆盖,即使在如今针叶林分布区当时也发育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这一时期...
末次冰消期是距今约1-2万年前的全球性变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地质历史时期,与当代全球变暖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末次冰消期气候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对于理解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往全球或区域性的研究多基于对采用网格面积加权平均方法整合后的古气候时间序列的分析。然而,这种传统的数据系列整合方法对于分布零星而且方法各异、气候变化信息量各异的古气...
为进一步探究定南大湖湖沼晚冰期以来的水文特征及气候变化,对研究区K02钻孔的粒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348个沉积样品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三个粒级组分:0.6~7.1 μm(组分1),20~44.8 μm(组分2)和89.3~447.7 μm(组分3)。结合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分布规律,并根据敏感组分2和14C测年数据探讨了该区域近16 ka B.P.以来的...
定量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是国际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东北季风边缘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也是低纬度季风环流和中高纬度西风环流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第四纪更新世晚冰期和全新世期间西风、夏季风环流的强弱波动可以导致该地区降水、湿度发生显著变化,因此是研究过去气候变化中快速干旱事件和深化对我国晚第四纪以来气候变化模式认识的理想区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
亚洲季风区边缘甘肃武都万象洞一根石笋(WX42A)在末次冰消期不同生长时期密度变化表现出有规律的波动. 高精度230Th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石笋密度结果表明, 生长于17644~12758 a BP之间石笋密度变化时间序列在长时间尺度上与反映亚洲季风强度变化的石笋δ18O记录变化趋势非常一致, 显示出季风强度增强/减弱(δ18O值偏轻/偏重), 石笋密度随之增大/减小的特征; 在短时间尺度上石笋密度的...
末次冰消期, 巨量的冰盖从大陆和海面上消融, 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20~140 m. 从地质记录中至少识别出3次规模巨大的冰盖快速融化和冰融水倾泻事件, 按照发生时间先后, 分别被命名为19 ka-MWP, MWP-1A和MWP-1B事件, 其中备受关注的MWP-1A事件发生在~14.2~13.7 ka BP. 然而, 对MWP-1A事件的确切发生时间和冰融水的来源问题争议很大, 传统理论认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